舉例說明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三教的關系如下:
儒、釋、道三教最後形成“體上會通、用上合流”的會通***生關系格局,是世界文明史上交流互鑒的典範,對當前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具有重要的現實借鑒意義。
擴展資料:
兩漢之際傳入的佛教,在其隨後的中國化過程中,與儒家、道教等本土的文化傳統交涉互動,改變中國宗教的生態分布,自此而有儒、釋、道三家的相互影響、交流交融,但始終又以儒家為其主導。儒、釋、道三家妳中有我、我中有妳,這種“互動式影響關系”使三教彼此融為壹體。
在三教之間,儒家起著主導作用,形成“壹主兩從”的關系格局。進入明清社會,“三教壹致”成為包括民間宗教信仰在內的不同宗教***同的思想主張。
三教關系誠如任繼愈先生所言,是中國思想史、中國宗教史上的“頭等大事”;三教合流,是歷史上中外宗教文化交流的最後歸宿。這個融合過程,在南北朝漸露端倪,從中唐到北宋大致成型,到了明清時期,蔚然已成社會主流思想。
在儒、釋、道三教關系裏,儒家的思想觀念起著主導作用,儒家思想支配著中國人的倫理觀念,而佛、道等宗教則對儒家的道德給予超自然的支持。
漢武帝所提倡的儒學,是壹種宗教性的儒教,是儒、墨、方士的摻合物,以董仲舒為其哲學上的代表。後來,東漢章帝召集大儒召開“白虎觀”會議,匯成現在的《白虎通義》,把被漢儒改造的儒家思想定格為國家的意識形態。
宗教化的儒家從此在中國社會發揮宗教的功能,以其特有的“禮樂”制度規範各種人倫秩序。特別是以“祭天祀祖”為主要內容的儒家祭禮,使儒家具有鮮明的宗教色彩。
但是,儒學的宗教化並未就此完成。宋明理學以“三綱”“五常”為中心,吸收佛、道教的宗教思想和修養方法,提倡“存天理,去人欲”,進壹步推動儒學的宗教化。
把《四書》《五經》奉為儒家的根本經典,祭天、祭孔、祭祖成為規定的儀式,從中央到地方建立孔廟祭孔,甚至在道教宮觀裏有時也會供奉孔子、朱熹的牌位。
明末清初,儒學宗教化還在民間繼續深化。降至近代晚清民初,康有為主張建立“孔教會”,企圖以“宗教”的名義,重整儒學的思想資源。
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儒學與佛、道兩教的關系,在某種意義上是中國傳統的政教關系。中國傳統的政教關系,歷來就是“若即若離”,儒家在中國社會兼具行政管理與道德教化的雙重功能,但它並沒有因此取消以佛、道教為代表的宗教信仰對中國人日常生活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