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村旅遊發展中,要以鄉土文化為核心,提高鄉村旅遊產品的品位和檔次。加強鄉村旅遊文化內涵的挖掘,有利於改變我國鄉村旅遊產品結構雷同、檔次低的局面。在鄉村旅遊產品的開發設計中,要做好鄉村民俗、民族風情和地方文化的宣傳,使鄉村旅遊產品具有較高的文化品位和較高的藝術風格。
保持本色
在發展鄉村旅遊時,要註意保持地方色彩,突出鄉村特色,避免城市化傾向。鄉村旅遊的投資者在開發中要註意保護原始的鄉村自然。因此,要加強對鄉村旅遊發展的科學指導和專業指導,強化管理的特色和差異性,突出鄉村自然、淳樸、綠色、清新的環境氛圍,強調自然、休閑、野趣,努力展現鄉村旅遊的魅力。
合資企業/管理
全國各地郊區都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對遊客的爭奪非常激烈。鄉村旅遊應在地方政府的指導下實現聯合經營,借助集團的力量形成規模效應,打造品牌,增加市場競爭力,走規模化、產業化道路,實現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1.鄉村旅遊開發應與其他旅遊開發相結合。
鄉村旅遊不能理解為單純的農業資源開發,而應與區域內其他旅遊資源和旅遊景點的開發相結合,借助現有旅遊景點的吸引力爭取客源,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 *共同發展的格局。
2.結合農村扶貧
預計農村剩余勞動力約6543.8+0.5億,到2065.438+00年至少新增勞動力6350萬。從中短期來看,我國就業壓力在加大,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是壹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發展鄉村旅遊可以增加旅遊就業機會,在壹定程度上解決農村剩余勞動力問題,緩解農村剩余勞動力對城市的壓力。
3.鄉村旅遊發展應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
2001年,全國小城鎮數量超過2萬個,城鎮化率達到37.66%。中國平均每年新增小城鎮800個左右,10年有65438億農村人口在小城鎮落戶。鄉村旅遊的發展可能涉及移民,小城鎮是接收移民的理想場所。鄉村旅遊開發應與小城鎮建設相結合,根據旅遊城鎮的特點控制小城鎮的建設,使小城鎮本身成為旅遊景點之壹,也可以依托小城鎮發展鄉鎮企業和旅遊業務,如農副產品深加工、旅遊紀念品生產等。
4.與資源保護相結合,塑造生態人格。
在鄉村旅遊開發中,要註意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防止旅遊開發造成的環境汙染和資源破壞,加強與生態資源的有機結合,堅持旅遊資源開發“保護第壹,開發第二”的原則,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發展鄉村旅遊應結合農業、農民和農村發展,使旅遊業成為農村社區的重要產業。農民在鄉村旅遊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努力挖掘鄉村旅遊的地方特色,增加旅遊收入,真正讓廣大農民受益。
總之,發展鄉村旅遊要以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保護鄉村自然生態環境為重點,保持鄉村和地方特色,走特色化、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融合之路,實現鄉村旅遊產業化的基本目標,最終實現鄉村旅遊的可持續發展。
註:國內有學者認為鄉村旅遊等同於農業旅遊,壹般翻譯為農業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