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人才結構優化中存在的問題

人才結構優化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采取各種措施開發人力資源。壹大批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健康成長,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人才隊伍建設成效顯著。但是,我國人才隊伍的現狀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我國雖然人口資源豐富,但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高素質人才相對不足,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主要因素。另壹方面,我國人才資源結構性矛盾突出。有幾個問題值得高度重視。

1.人才的行業分布不合理。

無論是物質生產部門還是非物質生產部門,都要配置高素質的人才。問題在於,中國的人才配置更多的是在黨政群、事業單位等無形生產部門,工商企業較少,農業領域的技術人才更少。在美國企業從事研發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占總數的80%,而在中國企業工作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不到中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40%。

2.專業結構不合理。

教育、衛生、經濟、會計四類專業技術人員,占全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70%,傳統的機械、冶金、建築等傳統專業人員,需求已達到飽和,市場上供大於求的現象普遍存在;另壹方面,微電子、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專業人才需求劇增,供給明顯不足。立足於國民經濟的農業專業人才不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從第二、第三產業來看,高素質、專業化的企業家和管理人才,精通國際經濟和法律的復合型管理人才匱乏。

3.人才的年齡結構和層次結構不合理。

高、中、初級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要有合理的比例。目前,高級人才僅占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5.5%,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年齡構成偏高。半數以上的高級職稱人員年齡超過50歲,老齡化問題嚴重。

4.技師中高級技師比例低。

過去,中國對技術工人實行八級制。後來國家調整了技工級別,分為%級:初級技師、中級技師、高級技師、技師、高級技師。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中國目前有7000萬城鎮企業(654.38+0.4億職工,其中包括技術工人)。從這個數字來看,中國似乎不缺技術工人。但在技術工人隊伍中,初級工約占60%,中級工占35%,高級工僅占3.5%,與發達國家高級工40%的水平相差甚遠+技術工人失速現象也體現在技術工人的年齡結構上。中國機械行業產業工人平均年齡為42.1歲,其中高級技師平均年齡為48.9歲,近壹半超過50歲。技術人員平均年齡45.6歲,50歲以上占1/3。高級技師平均年齡41.3歲,其中40歲以上占57.5%。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分工。我們的比較優勢在制造業,但是我們的高級技工太少,技術工人素質不高,導致我們企業的合格品只有70%,每年的次品損失達到2000億元。

5.人才的地域分布不均衡。

在“不平衡的中國經濟”旁邊,還有“不平衡的中國人才”現象。從過去的“孔雀東南飛”到“壹江春水向東流”,人才流動的區域性特征明顯,加大了區域間人才分布的不平衡性。我國專業技術人員總數的85%集中在東中部地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無疑需要更多的人才,但實際情況是欠發達地區人才流失更為嚴重。從城鎮體系來看,大部分人才分布在大中城市、小城市、小城鎮和縣鄉。

  • 上一篇:鄉村旅遊發展對策
  • 下一篇:21世紀前十年國際關系發生了哪些趨勢性變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