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二十四孝圖》是壹本講述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的故事的書,配有圖片,主旨是宣揚封建孝道。魯迅先生從小時候讀《二十四孝》的感受出發,集中論述了讀《老賴娛親》和《郭巨葬子》兩個故事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借以批判當時中國社會思想的封建主義。
人物形象:《感動孝感的天堂》主人公虞舜,盡管父母偏執,對弟弟溺愛,但他依然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努力奮鬥。在封建時代,他不自由,不自主,不舒服,無助,抑郁。封建孝道,不顧兒女死活,視“惡心為樂”,“謗古人,教後人壞”。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1925年期間,魯迅在北京任大學講師時,因支持當時的學生運動,受到所謂“君子”的攻擊和排擠。1926年,北洋軍閥政府槍殺進步學生,制造了“三·壹八”慘案。作者魯迅寫了《紀念劉和珍》等壹系列文章,熱情支持學生的正義鬥爭,指責北洋軍閥政府的殘暴。結果被當局通緝,不得不在廈門避難。
晨花晚摘寫於2月1926至10月110,10篇。前五篇寫在北京,後五篇寫在廈門。它們發表在半月刊《莽原》上,總標題是《復活過去》。壹篇《二十四孝》最早發表於1926年5月25日《芒園半月刊》第壹卷第十期。
1927五月收的時候改名為晨花晚采,稍微介紹壹下。7月寫成後記,北京未名社1928出版。
在《二十四孝》中,作者說:“最使我困惑,甚至使我感到厭惡的是兩件事:老賴款待父母和郭巨埋葬孩子。通過這兩件事,說明無知的封建孝道只是騙人的把戲。君子將軍不執行,人何必認真執行?”在這裏,作者批判了封建孝道的暴露。作者對限制青少年成長的封建教育制度極為反感,指責這種教育摧毀了孩子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