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於均波的壹生

於均波的壹生

民國十二年(1923),於均波拜焦德海為師,師從張壽臣、白保亭,每天與劉的之在北京天橋賈偉茶館前公開演出。民國14年在前門外大柵欄三清劇場與郭啟儒同臺演出《挑粥》,深受觀眾喜愛。民國二十七年在京新羅田與戴少夫說相聲,與京韻著名鼓手劉寶全越來越有名氣。民國二十八年,日偽統治下,北京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貧困。於均波和周德山在天橋上露天表演藝術的時候,看到天橋上有人在賣火車頭品牌的牙粉,現在就掛了幾個字:“下壹場雨,錢就掉壹次,連下三場雨,錢就更掉了。但是這個包更小。”挑水人問:“好大壹個包?”他搖了搖他的“包”:“牙粉包!”壹句話惹得全場大笑。

民國29年,於均波、戴紹福與著名京韻大鼓演奏家白雲鵬在天津樂言劇院同臺演出。在此期間,他和戴紹福加工整理了傳統相聲《八扇屏》、《戲迷藥方》、《數寶》、《打白浪》等。他們的表演很和諧,《包包兒》在天津紅了壹段時間。壹次都不想說“打白浪”。天津青幫頭目袁認為這是諷刺,帶人到後臺毆打戴少夫。戴少夫被打後不久就去世了,於是於均波只好回北平參加西單祁鳴茶館的相聲表演。

日本侵略者投降後,於均波仍在北京演出。他經常講笑話的時候,當場抓住,幹凈利落,切中要害。民國三十五年,他曾向弟子孫玉奎說起窩頭,他開了個玩笑,揭露了人們至今記憶猶新的拌面窩頭:“壹提到窩頭,我就不寒而栗。日偽統治時期,中國人被允許吃拌面,用豆稭棍磨成粉,有些奸商往裏面摻鋸末。吃完了拉不出屎。那天排隊擠了點拌面,蒸了幾個。立刻引起全場大笑。

民國36年冬,於均波隨張壽臣、郭啟儒赴津,在孝裏園、群英劇院演出。37年,回到北平。1949年夏秋,於均波及其弟子孫玉奎、郭全寶及其子於連仲、於春藻在山東濟南的天津人民茶館、趙家窯、陳光社演出。1950年春,從濟南回到北京,參加北京相聲改良團演出和相聲教學。

於均波勇於創新,真誠待人,藝術道德高尚,深受音響行業同仁的推崇。他的弟子是白全福、孫玉奎和郭全寶。

  • 上一篇:乞巧古詩的意思解釋視頻
  • 下一篇:五香豬肉幹的做法,豬肉幹用的是什麽配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