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雲南民歌

雲南民歌

網絡配圖

雲南是我國擁有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有彜、白、傣、哈尼、壯、苗、傈僳、佤、回、納西、拉祜、景頗、瑤、藏、布朗、阿昌、蒙古、崩龍、獨龍、普米等族。雲南的漢族人民與眾多的少數民族人民在包括文化、音樂在內的許多方面有長期而廣泛的交往。因此,雲南的漢族山歌更帶有山野的泥土氣息,曲調上也比四川、貴川的山歌都要豐富多彩。除了少數民族的影響之外,歷史上曾有大量江南人遷徙至雲南,因此雲南民歌中又有江南風格與西南風格的混合因素。

雲南漢族民歌可概括為山歌、小調、勞動歌曲和舞蹈歌曲四大類。漢族山歌在某些地區叫做“調”或“調子”,也有的叫做“腔”。山歌即所謂“山野之曲”。所以,這類民歌主要在山野、田間演唱,由於演唱的環境,就形成這類民歌大都比較自由、舒展、高昂、奔放。這類民歌多采取對唱的形式,也可獨唱。對唱時因對方保持壹定的距離,為了喚起對方的註意,並激起對方感情上的反應,故往往開始先唱壹個漫長的引腔,再唱主要內容。這類民歌是雲南漢族民歌中地方特色最為鮮明的部分,而各地又有不同的風格,且大都無固定歌詞,多系即興演唱,故最能顯示歌手的藝術才華。雲南漢族山歌風格獨特,旋律優美,在國內有較大的影響,如《耍山調》、《趕馬調》、《小河淌水》、《彌渡山歌》、《大河漲水沙浪沙》等早已膾炙人口。

雲南漢族民歌中的小調可叫做生活小曲,數量較大,內容題材亦較廣泛。這類民歌來源較復雜,既有不少明、清小曲,也有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族民歌,大都有較固定的傳統唱詞。其風格相對的不如雲南山歌獨特,但仍具有壹定的地方色彩。

勞動歌曲大體包括三種類型。壹類是伴隨著特定的勞動生產唱的山歌;另壹類是在集體勞動過程中,起鼓舞情緒、減輕疲勞、協調動作作用的勞動號子,通常是壹歌眾和,並且有鮮明的勞動節奏和強烈的勞動氣氛;再壹類則是壹種由專職歌手在田間伴隨勞動過程即興演唱的形式,,演唱曲調多由當地山歌、小調聯綴而成。

舞蹈歌曲通常具有鮮明的舞蹈節奏,花燈歌舞中的曲調均屬此類。其中,尤以《十大姐》在國內早已享有盛譽。

建國以來,著名民歌演唱家黃虹對雲南漢族民歌的介紹、傳播以及演唱藝術的提高,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她演唱的《猜調》、《小河淌水》、《繡荷包》、《耍山調》等雲南民歌,贏得了國內樂壇的贊譽。幾十年來,她曾隨各種藝術團體,先後訪問了前蘇聯、波蘭、羅馬尼亞、前德意誌民主***和國、朝鮮、日本、印度、印尼、緬甸等國,以她精湛而獨具特色的民歌演唱藝術,為雲南民族音樂繪上了濃重的壹筆。

  • 上一篇:主角系統地教授手工藝的小說。
  • 下一篇:有哪些受歡迎的傳統糕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