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是對資源的不同定義。
壹個是由於資源的定義不同,定價模型也不同。
傳統經濟的資源可以分為:
物理資源,壹塊地,壹個酒店,壹個基站塔。
制造能力,妳能有多少生產能力,妳能有多高的制造質量。
傳統經濟的口頭禪是:這個工廠是我的,這塊地是我的,我為誰做我說了算(不考慮腐敗爭奪資源)。
互聯網經濟資源可以分為:
用戶資源,妳有多少在線用戶,註冊用戶,活躍用戶?
產品能力,妳如何讓用戶感受到產品的細節,如何讓產品洞察人性。
互聯網經濟的口頭禪是:我有用戶,我的產品爆炸,用戶需要什麽我說了算(為了用戶,我不惜出賣感情)。
傳統的經濟思維模式是資源定價,實際上是與資源建立緊密聯系,利用信息不對稱獲取差異化利益。涉及物質資源的吃、穿、住、行、玩都是如此。互聯網經濟的思維模式是用戶定價。事實上,在網絡廣告出現之前,互聯網經濟是沒有定價的,這也是早期互聯網領域流行廣告的原因。現在的廣告模式已經進化到用小場景來刺激,通過滿足用戶需求的多樣性來獲得規模效益。所謂羊毛出在狗身上。
當他們獨立發展的時候,其實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模式是最正確的。不幸的是,當電子商務這種連接傳統和互聯網經濟領域的模式發展到硬件制造和O2O領域,引發了新壹輪的行業整合,互聯網經濟和傳統經濟開始以各自的資源爭奪定價權。
移動互聯網是對信息不對稱的進壹步破壞,是對小場景刺激的進壹步發展。這壹點在O2O行業尤為突出。小米、美團、攜程都是這種行為的代表。這是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們也夾在中間。在這股洪流中,對於初創企業來說,壞消息是很容易被巨頭淹沒。好消息是,傳統經濟細分領域已經動搖了自己的定價模式,開始部分擁抱互聯網經濟的定價模式。
但是要記住信息不對稱是無法完全消除的(因為用戶懶得記那麽多東西),小場景刺激也不會處處奏效(或者因為用戶懶得再點壹次)。這些都是考驗創業者的坑。我們有信心在這股洪流中站穩腳跟。讓我們參與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