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的敘事文體與中國哲學壹般,將存在以不斷流動、變化、往復的方式構思。-。但是強電連續流動的‘整體性’使得中國古典敘事文體去除了明顯的方向感而產生了壹種‘靜止’的印象.想中把意義蘊含於其間。這些都與我們的民族思維方式是壹致的。
中西方的敘事風格有較大的差異。如在時間順序的排列上,中國的習慣是"年、月、日",而西方的習慣是"日、月、年"。不同的順序代表著不同的意義,這說明中西方的第壹關註點不同,所反映的思維方式及特質也不相同。中國人的思維是統觀性的,以大觀小;而西方人的思維是分析性的,以小觀大。由此也影響了中西方的敘事文學,影響了文學作品的時間和運作方式。西方的敘事重倒敘,從壹人壹事開始,倒敘著介紹原因,必要時再加以補敘。而中國的敘事則重寓敘,即寓言式的敘事,冥冥中壹切都有定數,用大時空來包容小時空。當然中國也有采用倒敘、補敘法的作品,好的編年體史書都采用此種方式,原因是為了不至於讓時間將事件切割得太過零碎。敘事的開頭關系著全局,中國文學習慣用大時空、大價值來定位。這些都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而且這精髓已融入了妳的血液中,讓妳習而不察。再比如說到結構主義,西方講求的是結構之技,而在中國講求的是結構之道,意在筆先。中國的結構有自己的智慧,結構壹詞先是動詞,後是帶有動詞性的名詞。結構具有動態性,是人與天地之道的契約。結構之技受結構之道的解釋和制約。
中國敘事是自有格局,自有體系,是壹種典型的大文化敘事模式。西方的敘事理論,尤其是以形式和結構的“數學化”分析為特征的西方現代敘事學,不太適合中國傳統的敘事經驗,這主要表現在:第壹,中國古代長期以來占主導地位的文學形式是詩而不是小說和戲劇,此外則是散文(包括先秦諸子散文、歷史散文和唐宋八大家的文學散文)。第二,中國的敘事藝術若以西方的範式看,其出現是非常晚的,像某些論者所指出的:“中國的敘事藝術傳統似乎比許多民族尤其是以希臘、羅馬文化為源頭的西方傳統要弱得多。在中國,成熟的敘事藝術如史詩式的長篇敘事文學、具有完整情節的戲劇都出現得很晚……事實上,中國早期的敘事傳統是以更加理性、更加實用的“史”的形式發展的,因而作為想象和虛構的藝術的敘事文學的發展則相對滯後了。”“中國的敘事藝術真正有了重大發展的時期是宋元以後的近古時期,最重要的標誌是自元雜劇以來走向成熟的戲劇敘事和元末明初從話本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白話小說.第三,中國傳統的敘事正是壹種大敘事,它應該在“人猿相揖別”時就產生了,它是中國民族講述經驗、生產意義、生產民族個體和民族***同體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