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有機會聽到和看到它的人都驚嘆於它永恒的傑作,稱贊它是中國文化和藝術的瑰寶,是世界音樂史上的奇跡。
曾侯乙編鐘的鐘體為銅木結構,由兩排三層彩繪木梁連接成彎曲的尺子形,梁兩端飾有浮雕、刻有龍紋或花瓣形圖案的青銅套。中梁和下梁分別由三個頭手持劍的青銅人支撐,通過橫梁和母子樣的方孔牢固連接。中間還有壹個銅支架支撐橫梁進行固定。身穿長袍,腰間系著腰帶,帶著劍的青銅人站在青銅雕刻的圓形爐柵上,這是青銅人物中罕見的傑作,也加強了整套鐘的宏偉地位。
整套鐘架由245個部件組成,可拆卸,設計精巧,結構穩定。兩千多年後,它們出土時依然屹立如初,令人嘆為觀止。只有楚音少的曲式準確,音樂節奏才能準確,這在今天是不容易做到的。合理的金屬成分比例,標準的形狀和尺寸,以及工藝上的特殊處理,使編鐘達到了驚人的音響效果,而創作了《楚聲韶樂》的曾侯乙編鐘,實在是不可多得的珍品。
曾侯乙的編鐘按大小、音高依次排列成八組,掛在壹個三層銅木制成的鐘架上。編鐘上刻有關於音符、音標、法名關系的金文銘文2828字,編鐘架筍(梁)件、掛裝銘文、巖銘文、巖盒銘文總字數為3775字。其內容是先秦樂法的重要材料,被專家學者稱為“壹”。64個編鐘(楚惠王送給曾侯乙的除外),每個編鐘能發出兩種樂音。整套編鐘音質純正,音色優美,音域寬廣,可在宮中旋轉,以和聲、復調、轉調手法演奏各種音樂。
實踐證明,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而不是之前壹些專家認為的秦漢時期,也不是從古希臘傳入的),中國音樂就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階段,在7音、5八度、65,438+02半音以及宮調的表現技法上已經形成了理論和實踐。因此,曾侯乙編鐘的出土迫使人們重新評價傳統音樂學,中國古代音樂史的某些方面需要重新研究。
編鐘是壹種歷史悠久的打擊樂器。它們按大小和音高順序分組,掛在鐘架上,用木槌演奏,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