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壹天
伏日在古代是個假日,根據《唐六典·卷二·尚書吏部》及《宋史·誌·第壹百壹十六·職官三》記載,三伏日各休假壹日。伏有三伏,伏日假包括三個伏日,宋時的《文昌雜錄》記載很明確:初伏、中伏、末伏各休假壹日。
節日由來
伏日的習俗來源於人們對酷暑的避忌,秦漢時期的人們以陰陽五行的觀念理解寒暑的變化,認為三伏時節陽氣正旺,陰氣將起,陰氣迫於陽氣而沒有升起,因此要伏藏,所以叫伏日。唐代的《歲華紀麗》裏說,六月頭伏是秦始皇設置的,《史記》裏說六月三伏之節是秦德公設立的,秦德公是秦始皇的祖先,比秦始皇大幾百歲。盡管差了幾百年,卻都說伏日起源於秦,伏日的起源非常的早。
俗話說“熱在三伏”,三伏天是壹年中最熱的時候。古書上解釋:“伏者,隱伏避盛暑也。”也就是說伏是隱伏避開酷暑。
@ 隱伏是什麽意思?
“隱伏”說得通俗壹下,就是趴下,不動。天氣這麽熱,趴著不動倒是壹個辦法。
@ 什麽時候入伏
《歲華紀麗》說夏至後第三庚為初伏,四庚為中伏,立秋後初庚為末伏。二十四節氣夏至後,數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末伏的規定有些特殊,必須是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古人認為最熱的夏天屬火,而庚屬金,火克金(金怕火燒熔),到庚日金必需藏起來,所以在庚日入伏。這個是中國的“陰陽五行說”,等妳長大後自己去了解吧。
《歲華紀麗》:晉誌釋曰,立秋以金代火,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庚者金也,故曰伏。
庚日在前面介紹日歷的時候說過,是指“幹支紀日法”中帶有“庚”字的日子,按“幹支紀日法”每隔10天就出現壹個庚日,所以夏至後,大約不到30天就入伏了。
@ 壹伏多少天?
壹般壹伏是十天。但有的年份立秋有點晚,末伏和與中伏就隔了兩個庚日,這樣中伏有的年份為二十天。所以三伏有的年份是三十天,有的年份是四十天。
伏日習俗
伏日的性質在於藏伏,在漢朝,伏日的節俗就是政府機關放假,人們閉門不出。唐代的《歲華紀麗》記載了伏日各種習俗:有飡(cān)白粥、進湯餅、薦麥瓜等。
@ 什麽是薦麥瓜?
薦是獻祭的意思,麥是麥子、瓜是瓜類,薦麥瓜,就是用新收的麥子和鮮瓜給祖先獻祭。《四民月令》裏有“初伏時,給先祖獻祭麥瓜的說法。伏日用新鮮的麥子和瓜給祖先獻祭的習俗最晚在漢代就有。
《荊楚歲時記》記載六月伏日,要吃湯餅,說是辟惡。《荊楚歲時記》說伏日吃湯餅的習俗在三國時期就有。
《荊楚歲時記》……按:《魏氏春秋》:“何晏以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乃知非傅粉。”則伏日湯餅,自魏已來有之。
飡(cān)白粥,飡是吃的意思,飡白粥就是吃白粥。《歲華紀麗》記載了謝安在酷暑的三伏天喝熱白粥。
綜述
伏日起源於秦,按照陰陽五行的說法,伏日要蟄伏起來,休假避暑。直到唐宋時期,三伏天還要放假,頭伏、中伏、末伏三個伏天就有三個假日。明清以後沒有看到關於伏日假的記載,或許被取消。現代的伏日沒有法定的假日,有些單位倒是給些降溫費。
參考文獻:
《歲時傳統中國民眾的時間生活》,蕭放著,中華書局,2002年3月版
相關古籍
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