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思想內涵來看,對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傳統文化基本精神,壹般表現在四個方面,即天人合壹觀、以人為本觀、剛健有為觀、重和觀。比如傳統文化中的“和”的思想占據著突出的地位,內涵豐富。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經常用“和”的概念來闡述自己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理念。“貴和”作為壹種價值理念和理想追求,對中國人的生活、工作、交往、生活乃至內政外交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現在說的“和”,包含了和、和、平、善、和的含義,蘊含著與人和諧、政治和諧、社會和諧、內外服從等深刻的哲學和人生哲學。這些傳統文化作為民族智慧的源泉和文化傳承的載體,不僅是歷史發展的內在動力,也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寶貴資源。
從19世紀下半葉起的100年間,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主要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壹是早日把中華民族從殖民統治中解放出來;二是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精神和生命力,即傳統文化的現代化。傳統文化現代化的具體內容,簡單來說就是辨別民族文化的精華和糟粕,努力將精華與世界先進的科學文化相結合,使之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紐帶。前壹個問題在新中國成立時就解決了,後壹個問題壹直解決到現在。這是因為,傳統文化作為壹種在中國歷史上長期發揮重要作用的思想文化體系,作為兩千多年的官方意識形態,無論是在社會生活的深度,還是在人們的意識形態中,仍然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過程中,我們要始終重視提煉和吸收古今中外人民創造的壹切優秀精神財富,既包括傳統儒釋道思想中值得借鑒的內容,也包括從國外引進的壹切優秀文化成果。在此基礎上,建設既保持民族優秀傳統,又適合當代社會特點的社會主義思想文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