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芳齋是以做粽子為主的傳統老字號,但在80後、90後,另壹個“五芳齋影業”比“五芳齋粽子”更出名。五芳齋是網民對五芳齋的昵稱。原因是從2018開始,五芳齋就和世界各地的營銷公司進行互動合作,在傳統節日的時候在網上發布各種小廣告。誰是世界時互動?是杜蕾斯的幕後廣告公司。
五芳齋的商業發展戰略叫“諾+”。“互聯網+”就是互聯網把所有可能的產品和行業加起來。同樣,五芳齋也在嘗試把糯米加入到所有的東西中。五芳齋最離譜的加法,但最成功的還是它的商業。
老字號的優勢是有足夠的知名度,劣勢是知名度也限制了它的品牌內涵。而它現在的成功就是降低品牌的自我,願意融入用戶的故事中去做配角。
90後不認同李寧品牌是因為李寧是70、80後的民族品牌,90後覺得老土。然而卻低調了10年。00後對李寧來說是陌生的。再次看到“中國李寧”這個品牌,覺得它有民族情結,離自己有點距離,很容易跳過叛逆,建立新壹代的身份。
國潮分兩代。上壹代的國潮是復古懷舊的,所以故宮的淘寶,80年代的搪瓷杯可以時髦壹段時間。比如妳我都知道有段時間沒提了,突然提起來還是很新鮮的。
新壹代國潮更精細,內涵更深,需要激起更強烈的情感。五芳齋願意做配角,說出用戶自己的故事是對的。當壹個配角用專業的方式向妳講述妳的日常故事時,會產生壹種奇妙的感覺:用戶會覺得妳幫助了我,讓我平凡的日常生活有了意義。原來我平凡的生活是如此的重要和獨特。
這喚起了人們對自己生命的嚴肅感和尊重,即使是以壹種幽默而荒誕的方式。
妳壹定看到了。端午節期間,河南衛視播放了壹段水下洛神舞。很多人看了熱血沸騰,認為這是國潮。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大部分人還在琢磨怎麽讓自己被大眾喜歡,河南衛視壹直在琢磨怎麽讓大眾為自己驕傲。喜歡和驕傲的區別在於:喜歡對應的是“妳和我”,妳喜歡我,我喜歡妳;而驕傲對應的是“我們”。
驕傲又可以翻譯,叫“全村的希望”,也叫“妳為我做了大事,和妳站在壹起我也變得偉大了。”
在消費市場上,尊重和驕傲遠高於喜歡的情感價值。為什麽華為這兩年在國內市場如此深入人心,是因為它引起了尊重和驕傲。但是對於更多的商品來說,直接被尊重和驕傲太難了。所以聰明的玩法是找到那些消費者會產生尊重和自豪的時刻,讓自己處於當下。
給自己做個心理暗示,就像當年五芳齋把自己綁在杭州,也像現在河南衛視的傳統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