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保定的名勝古跡?

保定的名勝古跡?

1,大慈閣

大慈閣建於南宋寶卿三年(公元1227年),位於保定市裕華路北側。大慈閣已經成為保定這座古城的標誌,有“淩霄城亭”的美譽,所以有“沒到大慈閣,就沒來過保定”的說法。大慈閣自古以來就是佛教聖地,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直隸總督署

直隸總督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保定市裕華西路99號。清代直隸總督處理公務的衙門。這個部門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元朝。祖至元七年(1270),順天路(後改為保定路)為周孟侃巡撫,建宣化堂為官署。作為官署,明初為保定官署,永樂時改為大寧官署。

主體建築在中路,* * *武進大院是壹座小型的青磚屋脊的硬山建築,保留了雍、甘時期的風格,是典型的中國北方清代衙門建築。

擴展數據:

新中國成立後,保定仍然是河北省的省會,是該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各項建設事業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壹五計劃以來,壹批國家重點企業落戶保定,奠定了保定的工業基礎,增強了經濟實力,促進了城市建設。

但由於“文革”等政治運動的影響和自然條件的制約,保定的發展也經歷了曲折。1978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使保定各項事業的發展真正進入快車道。保定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新興的現代產業再次被世界所關註。

1954年6月撤銷定縣區,所轄定縣、曲陽、阜平、博野、禮縣、安國六縣劃歸保定區,行唐、新樂、無極、深澤、安平、饒陽劃歸石家莊區。固安縣,原屬保定地區,劃歸通縣地區。保定地區轄22個縣。

1958年4月,保定市劃歸保定特區,為縣級市。5月,省會從保定遷至天津。165438+10月29日,1,保定特區下轄22個縣,合並為保定市(萬縣、滿城縣、清苑縣部分合並)和定縣(曲陽縣合並)。

富平、淶源、涿縣(忻城、雄縣、淶水大部合並)、易縣(定興、淶水大部合並)、萊文(禮縣)、徐水(榮成、安新、定興部分合並)、安國(博野合並)、唐縣(王獻)。

保定,素有“紅色城市”之稱,是中國早期革命家的搖籃——留法勤工儉學的發源地。土地革命時期,保定創建了中國北方最早的紅色政權“阜平蘇維埃”。先後發生了高麗暴動、五裏崗暴動、二師學生運動等革命運動。

抗日戰爭中,保定軍民寫下了許多英雄詩篇,從瑯琊山五壯士到白洋澱雁翎隊,從保定外圍敵後武裝到冀中平原冉莊地道戰。到處都是殺敵的戰場。

保定還誕生了壹批紅色文學經典,如《地道戰》、《列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敵後武裝》、《青春之歌》、《野火與春風鬥古城》、《烈火金剛》、《紅旗譜》等。

百度百科-保定名勝古跡

  • 上一篇:妳有哪些好的建議來保護我們的傳統節日
  • 下一篇:健康從何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