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信息技術改變了思維方式

信息技術改變了思維方式

每個時代都有它的主旋律,而我們這個時代的主旋律無疑是科技,科技推動了我們社會的快速發展。技術帶來的交流方式的改變,使遍布全球的個人或機構能夠實時聯系;信息網絡使我們能夠壹鍵存儲或提取海量信息;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大大提高了人類的壽命;隨著空間技術和物理理論的發展,人類開始真正探索宇宙的奧秘。

科技突破了傳統思維,創造了大量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但同時也催生了可以毀滅人類的武器。科學技術應該用於什麽目的?通訊的方便、快捷、無處不在,能否突破社會與個人之間的壁壘?在壹個透明的世界裏,人類古老的* * *夢想能實現嗎?還是相反,由於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網絡的透明性和缺乏隱私的焦慮,人類被迫進入壹個沒有任何邊界的混亂世界,在壹場無法理解的危機中掙紮?

當今世界,人類的意識是通過壹個前所未有的過濾器形成的。白天,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手機、電視、電腦周圍打轉,不斷與它們互動。現實世界和虛構的網絡世界已經深度融合。這種劇變會對我們的現實生活產生什麽影響?我們對壹個問題的看法和決定往往是由我們社會的歷史和文化決定的。當我們思考壹個問題的時候,不管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都會不自覺的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沒有對歷史和未來的直覺,就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即使是感性潛意識的判斷。

互聯網給我們的時代帶來了巨大的、不可或缺的成就,但它關註的是事實而不是概念,關註的是知識而不是自省所形成的價值觀。對於那些壹鍵就能獲得各種數據信息的人來說,歷史和地理知識並不是必須的。哲學家和詩人早就把思想分為三個階段:信息、知識和智慧。互聯網聚焦信息領域,極大地促進了信息的傳播。但是,雖然信息很容易獲得,但它抑制了知識的形成,使智慧更加遙不可及。

事實很少是不證自明的,其意義、分析和解釋必須基於環境和相關性。由於很多問題被認為是有固定答案的問題,所以人們會形成壹種錯覺或者思維,認為每壹個問題都會有可追溯的答案,問題和對策不用仔細想,網上搜壹下就行了。但如果信息真的有用,就必須放在廣闊的歷史背景和經歷中,逐漸成為實用知識。說“實踐出真知”就是這個道理。從書本上獲取信息,會經歷壹個總結的過程,形成壹個比較系統的概念;與人交流獲取信息,不僅涉及信息的本質內容,還涉及情感和心理層面。通過對信仰的認同和對人格的欣賞,可以達到壹種精神* * *健全;通過網絡獲取信息,由於信息唾手可得,所以對信息“意義”的關註度有所下降,決策者不提前規劃,而是在出現問題後以搜索信息為主要應對手段。

有壹種心理學上的偏見叫網絡偏見,說的是人可以忘記自己認為可以從網絡上獲取的信息,記住自己認為不會找到的信息。通信技術增加了人們對技術的依賴,技術被視為思維的輔助和媒介,降低了人們向內尋求的能力。信息唾手可得,人們更願意做研究者而不是思想者,這也可能是人的惰性造成的。更何況互聯網獲取的數據都是基於大數據的分析進行個性化推送的,而這種算法無論如何精妙都是* * *的,也就是說算法的“思維模式”都是壹樣的,所以這樣獲取的信息必然不是泛個性化的。人類意識的改變可能會改變個人的個性和交往的性質,以及人類社會本身。信息時代,人類用肉眼看世界的方式會改變嗎?

  • 上一篇:佛教的五祖是誰?
  • 下一篇:元曲的文學常識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