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儒家美學最典型地繼承了中華民族古老的禮樂傳統。
改造和揚棄古代巫術禮儀,使“詩”、“樂”和各種藝術成為“仁”體系的組成部分。古代的禮樂傳統是建立在氏族血緣傳統基礎上的。中國進入奴隸社會後,原始氏族社會的遺毒並未消除,反而長期保存下來,氏族血族制度與統治關系緊密結合。血緣關系的長期保存,使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關系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禮樂傳統被灌註了濃厚的倫理色彩。不難看出,自孔子以來,歷代儒家的美學理論始終與禮、倫理緊密相連,儒家美學因血緣關系而統壹於倫理。其次,儒家美學非常重視個人與社會的和諧統壹。壹方面,自先秦以來,大多數儒家代表人物並沒有否認個體存在的價值,而是肯定了個體具有獨特的感情、人格、知識力量等。另壹方面,儒家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看得比個人個性的展現更重要。社會和諧,仁義並進,這是第壹。個人發展只有得到社會的肯定才有意義。個人個性的充分發展壹直被認為是與社會發展相統壹才具有真正的價值。在儒家看來,藝術(詩歌、音樂等。),作為“仁”的壹部分,其真正的意義在於引導和培養個體的健康發展,使個性的發展朝著有利於群體和諧的方向發展。孔子強調“是以詩、禮、樂為基礎”,樂記強調“樂為心治”⑥,都集中在藝術對於個人與社會的團結和諧的意義上。第三,儒家美學把美善統壹作為人生的最高境界,主張藝術與倫理的高度統壹。儒家美學的壹系列命題,如孔子的“溫柔鄉”論、孟子的“浩然之氣”論、樂記的“以樂治心”論、徐的“誌情合壹”論,都是把藝術(詩樂)與倫理(仁義禮)結合起來的。儒家美學的代表人物認為,壹切美都要體現“仁”,符合“禮”,只有善才能美;美以善為內容和目的,善以美為理想或適度的表現狀態。儒家美學不僅把美善統壹作為壹種理論追求,而且作為壹種高層次的人生目的。此外,儒家美學還有壹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註重天人合壹,在天(自然及其規律)與人(人的意誌和情感)的統壹中尋求美的本質。儒家美學視自然為人類情感和道德理想的體現,審美客體與審美主體之間存在“道德比較”關系,天人合壹,“知者樂水,仁者樂山”(孔子語)。同時。它還把情感表達視為自然、規範、適度,“樂而不淫,悲而不傷”(用孔子的話說),人順應天道,天人合壹。因為在儒家看來,只有天人合壹才能達到“中和”的狀態,才能使情感世界和諧,才能使人心符合規範,才能使行為符合禮儀。比如董仲舒說,天人合壹,人由天而生。天道之美在“和”“仁”,仁之美在天道。當然,他的“天人合壹”論的目的是在人間實行天道和仁,實現政治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