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是壹年中第壹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根據道教"三元"的說法,正月十五又稱為"上元節"。元宵節習俗自古以來就以熱烈喜慶的觀燈習俗為主。
元宵節的形成有壹個較長的過程,根源於民間開燈祈福古俗。據壹般的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不過正月十五元宵節真正作為全國民俗節日是在漢魏之後。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壹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遊龍燈、舞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節選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火把節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的傳統節日,據說元宵賞燈始於上古民眾在鄉間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希望減輕蟲害,祈禱獲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還在正月十五用蘆柴或樹枝做成火把,成群結隊高舉火把在田頭或曬谷場跳舞。隋、唐、宋以來,更是盛極壹時。參加歌舞者足達數萬,從昏達旦,至晦而罷。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三元說"
元宵燃燈的習俗也有認為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上元,含有新的壹年第壹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鬥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魏晉道家以"三官"與時日節候相配,定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為"中元",十月十五為"下元",合稱"三元"。 這樣,正月十五就被稱為上元節。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元夕節,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故上元節要燃燈。
節期節俗
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壹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壹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 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 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