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學的特點是以詩歌為主要形式、註重修辭和韻律,影響是思想觀念、文學風格。
先秦文學
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統壹天下以前的歷史,包括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早期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文學的起源須上溯到史前史,即沒有成文歷史以前的人類歷史階段。那時候的文學以口頭文學形式為主。
先秦文學是中國古代文學發生發展的最早階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學,其主體部分是成熟的周代書面文學,尤其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學。這壹時代由天下統壹的分封到諸侯異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權的統壹。
文學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大部分也都體現了華夏範圍內由分裂而尋求統壹的基本時代特征。在這壹階段裏產生了很多優秀作品,有成為我國古代文學先導的古代神話和古代歌謠,有標誌著我國文學光輝起點的《詩經》,有作為後代史傳體文學和小說、戲劇濫觴的歷史散文。
有體現戰國時代百家爭鳴之局的諸子散文,有我國寓言文學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義傑作《楚辭》,等等。豐富多彩,斑駁燦爛的先秦文學奠定了我國兩千幾百年文學發展的堅實基礎。
知識拓展:
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的光輝起點,跨越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早期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經歷了從坯胎萌芽到生長成熟的漫長過程,直到周代蔚為大觀。《詩經》和《楚辭》聳立起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座巍峨的高峰,史傳和諸子奠定了中國古代散文的優良傳統。
中國文學史上的歷次詩文革新運動,無不以先秦詩文作為師法的楷模和品評的標準,緣於先秦文學自身的特點。
先秦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光輝燦爛的第壹頁,文學伴隨著原始社會人們的勞動、祭祀、婚姻等日常生活而產生,並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至周代而蔚為大觀。
詩歌、散文、辭賦等文學形式壹應俱全,散文中史傳散文、諸子散文和應用散文已有明確的分界。史傳散文的記言記事由分離到融合,產生了文誥、編年、國別、譜牒等多種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