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效果論:又稱目的論,其功利主義(又稱功利主義)和公益論屬於效果論或目的論。第壹,功利主義主張把人的行為的功利效果作為道德價值的基礎或基本評價標準。分為行為功利主義和規則功利主義:前者主張行為的道德價值必須根據最終的實際效果來評價,道德判斷應該基於特定情境下個體行為的體驗效果,而不是基於是否符合某種道德;後者認為人的行為具有某種* * *特征,其道德價值是以其與某壹相關* * *準則的壹致性來判斷的,或者說道德判斷不是基於某壹特定行為的功利效果,而是基於相關準則的功利效果。19世紀醫學教育網英國倫理學家邊沁和密爾提出了“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的道德原則,對功利主義進行了系統而嚴格的論證。其次,公益論主張人們要從社會、人類和後代的利益出發,從整體和長遠的角度來評價人的行為,只有符合人類整體和長遠利益的行為才是道德的。公益思想古已有之,功利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推動了公益理論的形成,馬克思主義倫理學使公益理論有了新的發展。
2.道德論:判斷壹個行為是否應該做,是否正確,要看這個行為本身是否符合規定的義務。動機理論和道德判斷的標準在於產生行為的原則和規範是否是道德醫學教育。
3.德性論:又稱德性論或道德論,主要研究人應該具有的道德品質和品格。具體來說,德性論討論什麽是道德完美的人,即道德完美的人所具有的品格,並告訴人們如何成為道德完美的人。
美德理論有著悠久的歷史。古希臘哲學家普拉頓(公元前429-347年)最早提出“德性即知識”,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則構建了壹個醫學教育網,收集和整理了壹個比較完整的德性理論體系。此後,許多倫理學家在亞裏士多德德性理論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德性理論體系。因此,善良、誠實、廉潔、公平、進取等許多傳統美德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中得以保存,這些傳統美德被壹代又壹代人所驗證,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不變的行為準則或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