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嚇刺痛(3月5日至7日)
驚蟄節氣簡介
景哲(jěng zh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驚。
令人“震驚”。蟄是指天氣轉暖,春雷開始響起,喚醒了蟄伏在地下冬眠的昆蟲。蟄的意思是躲起來。《二十四節氣》說:“二月節,萬物震動,震動即打雷,故稱驚雷。是壹只逃跑的蟑螂。“晉代詩人陶淵明在壹首詩中說:“春雨時,東隅始雷,眾人皆潛伏,草木皆適。“事實上,昆蟲聽不到雷聲。春天回來了,天氣轉暖是它們結束冬眠,“驚喜地跑開”的原因。
在中國,春雷開始響起的時間因地而異。多年平均來看,雲南南部在1年底左右可以聽到打雷,而北京的第壹個打雷日是在4月下旬。“驚雷始於妳”的說法與江南的氣候規律是壹致的。
中國古代把驚蟄分為三個階段:“桃花開時;二、等倉庚(黃歷)聲;三只等待的鷹變成了鴿子。”描述已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鸝嗚,燕子去的季節。根據壹般氣候規律,全國各地天氣開始轉暖,雨水較多,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當各種蟄伏在土裏、冬眠的昆蟲被喚醒後,冬天的卵也會開始排卵。可見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的節氣。
民眾應關註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謹防冷暖變化,預防感冒等季節性疾病的流行。
春分(3月20日-21)
春分節氣簡介
春分是春季90天的中點。二十四節氣之壹,每年公歷3月20日左右,此時太陽位於黃經0(春分)。春分那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的季節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南半球是秋分。春分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年,已有3000年歷史。
二十四節氣:“二月中旬,半分,即90天的壹半,故稱分。秋天是同義詞。”《春秋故事·陰陽進出》說:“春分,陰陽亦半相,故晝夜既寒又夏。”
春分也是壹個節日和儀式慶祝。古代皇帝有壹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周朝的儀式是在祭壇上獻祭。
禮記:“祭壇。”孔《英達疏》:“又叫春分”。清代潘榮弼寫《景帝歲時紀勝》:“春分秋分為國禮,士不可拜。
民俗活動壹般被認為是郊遊的正式開始。活動內容包括:(1)放風箏,婦女兒童放風箏。並在風箏上寫下祝福,希望天上的神仙看到。(2)帶花飲酒:男女老少皆戴花。(3)在野外采野菜:朱《春十雜書》:我寫作彈琴都沒心情采野菜。飲食方面,有春菜、春湯、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