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的由來: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壹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2.冬至的習俗:
(1)臺灣冬至民俗:在我國臺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2)北方冬至習俗: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3)蘇州人冬至習俗:在冬至,蘇州人還有吃餛飩的習俗。
(4)寧夏冬至習俗:在冬至這壹天,銀川有個習俗,這壹天要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銀川人還給羊肉粉湯叫了個特別的名字--"頭腦"。
(5)上海冬至習俗:上海人在冬至這壹天習慣吃湯圓,來慶祝冬至的到來。
......
3.慶祝活動有:明、清兩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謂之"冬至郊天"。宮內有百官向皇帝呈遞賀表的儀式,而且還要互相投刺祝賀,就像元旦壹樣。但民間並不以冬至為節,不過有些應時應景的活動。入九以後,有些文人、士大夫者流,搞所謂消寒活動,擇壹"九"日,相約九人飲酒("酒"與"九"諧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