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與傳統的貨幣數量論有何異同

凱恩斯流動性偏好貨幣需求理論與傳統的貨幣數量論有何異同

比較凱恩斯與弗裏德曼貨幣需求理論的異同

1.需求理論的前提假設:

相同點:

凱氏與弗氏都作了以下的假設:

1) 資本市場或金融市場極為發達和完善,其收益率可用奇壹的市場利率來表達,不斷變化著的市場利率是公眾持有貨幣的機會成本。

2) 無論在時段上還是在時點上,貨幣與實物資產是替代品。公眾的投資發

生額越大,貨幣需求量便越少。

3) 生產要素具有可分割性,各生產單位面臨同壹技術水平。

不同點:

凱氏:1)短期分析-價格不變。凱氏的宏觀經濟理論是在經濟大蕭條的背景下問世的,因此理論上側重於解決有效需求不足即大量的生產能力被迫閑置的問題。

2)貨幣定義在M1層次上-貨幣無收益,仍較註重貨幣的交易手段功能。

弗氏:1)長期分析,價格起作用,而且對未來的價格預期也起作用,側重於解決通貨膨脹、“滯脹”問題。

2)貨幣量的層次為M2,即包括貨幣和準貨幣。

2.貨幣需求理論模型:

凱氏:1)凱氏對貨幣需求理論的貢獻主要表現在對貨幣需求動機的分析:

貨幣需求動機分為:交易動機、營業動機、預防動機、投機動機。其中貨幣的交易需求強調的是貨幣的交易媒介功能,取決於人們的收入水平,與人們的收入水平正相關豬場;貨幣的投機需求,強調的是貨幣的貯藏手段功能,貨幣的投機需求與市場利率負相關。綜上所述:貨幣需求與收入正相關,與市場利率負相關。

2)“流動性陷阱”假說

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的壹個顯著特點-大膽的假設,當利率已降至某壹不能再降的低水平值的時候,貨幣需求會變為無窮大,貨幣需求量的增加壹利率無關,此時的貨幣政策失效,能適用的是財政政策。

3)凱恩斯模型與“馬歇爾的k”

將凱恩斯貨幣需求理論簡單化-寫成線形形式Md=aY-bi,聯立Md=kPY,得k=a-bi/Y.通過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函數算出來的貨幣需求量,依然是收入的壹部分,即Md=kY,不過此時的k不同於“馬歇爾的k”,而是壹個變量,壹個函數。

弗氏:1)弗裏德曼的理論特色有:采納了凱恩斯視貨幣為壹種資產的核心思想,利用這壹思想把貨幣數量說改造成貨幣需求函數;基本上可定了貨幣數量說的長期結論,即長期中,貨幣量變化只影響物價、名義利率、名義收入等,不能影響就業、實際收入、實際利率等。

2)弗裏德曼用“消費者選擇理論”對貨幣需求進行了邏輯推理,消費者在諸多商品之間進行選擇時,壹般會考慮以下幾個因素:效用、收入、機會成本。而商品是壹種特殊的“商品”,所以弗裏德曼認為,人們持有貨幣的數量主要受持有貨幣的成本跟持有貨幣的收益(這與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有些相似)影響。

3)弗裏德曼的貨幣需求理論函數可以表示為:Md=f(P,Y,Rb,Re,Rm,gP,w,u) 其中:Md表示名義貨幣需求,P表示價格指數,Y表示恒久收入,Rb表示債券的預期名義收益率,Re表示股票的預期名義收益率,Rm表示貨幣的預期名義收益率,gP預期價格變動率,w人力財富在總財富中的比例,u表示其它隨機因素。此理論函數可以簡化為:Md=k.Yr.P(類似與劍橋派的貨幣數量方程式) 或Md.V=P.Yr (類似於費雪方程式) 。不過弗裏德曼的“新貨幣數量論”的持幣率k或貨幣流通速度V已不再是常數,而是壹個比較復雜的函數。

4)弗裏德曼貨幣需求理論函數的最終簡化式為:Md/P=f(Yr,i) ,與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總量Md=f(Y,i),形式上很相似,不過弗裏德曼需求函數的內容比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精密。

  • 上一篇:農村電商有什麽優勢
  • 下一篇:別墅裝修方案是怎樣的?別墅裝修設計有哪些要點?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