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利用航天技術制造冬奧頭盔,助力“科技冬奧”。大連理工大學科研團隊自主研發的壹款滑雪頭盔引發關註。據了解,這款滑雪頭盔采用了航天薄壁結構設計技術。
2021年底,冬奧會閉環支付環境建設圓滿結束,數字人民幣冬奧試點穩步推進,為科技冬奧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的數字人民幣支付環境。
奧運歷史上首次由機器人在水下完成北京冬奧會火炬傳遞,在“科技冬奧”跨域協同火炬傳遞中,兩名“機器人”火炬手完成水下傳遞。這個環節包括三個部分:機器人在冰上滑入水中,水下火炬轉移火種,機器人出水。在傳遞過程中,既能體現火在水中的神奇景象,又能展現設計師倡導的綠色環保理念。
2022年2月2日的冬奧公園,當冬奧會火炬手將奧運聖火交給壹個兩棲機器人——科技領域的特殊火炬手時,火炬傳遞的科技感瞬間滿滿。
技術應用:
1,提供全4K HDR信號制作,專註於4K信號的IP切換。所有廣播公司都需要適應OBS的4K傳輸標準,並與OBS進行兼容性和連通性測試和實驗。加緊8K生產,北京冬奧會有望成為科技創新最多的奧運會。基於這壹理念,OBS關註並配合持權轉播商的8K制作需求,為開閉幕式、花樣滑冰、短道速滑、滑雪臺等進行8K制作或直播。
2.利用AI技術自動識別運動員並自動處理(現場記錄、編目、存檔和視頻切片等。);
3.全新的VR播出和全景拍攝,專註於點播內容的制作。
4.采用1億像素全景拍攝,提供多路城市景觀攝像機視頻信號。
在新傳輸技術的應用上,除了基帶和完整的IP傳輸解決方案外,增加了5G無線傳輸,並基於電信運營商的5G網絡進行定期的5G移動直播和賽事制作報道。
在北京冬奧會電視轉播中,將運用更多的技術手段和創新應用來輔助和拓展轉播效果,如3D回放、場館模擬、無人機、生物數據、主觀攝像機、聲音采集、仲裁信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