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北京定下來後,順治就有了“異地再建頤和園”的提議。建國的時候,這個討論因為無力建設而被放棄了。康熙初年曾有“擇壹清凈空曠之地,另建宮城,以避聒噪之聽”的動議。因為國家還沒有統壹,還無法建設。康熙帝十四歲即位後,滿腦子政治謀略的皇太後博爾濟吉特氏告誡康熙:“祖上騎射,軍事裝備不能放松。”
意思是康熙要重視邊防建設,加強軍事訓練,提高軍事素質,不要忘記軍事裝備。康熙為了加強北方邊防,主張不建長城,其主要戰略目標是加強對蒙古各部的管理。蒙古各部將被建成“樊雄的堡壘”,使他們“團結壹致”。於是,康熙十六年遊塞班島北部,以“習武隨緣”為目的,設立“木蘭圍場”;並使吉秋就職典禮為家法,以求威武深遠,“賽元邀顏。”
這樣,從北京到木蘭圍場,清朝皇帝、他的宗室、他的扈從官員不得不沿途休息,所需的大量物資也不是僅靠搬運車馬就能解決的,而是要建立宮殿。?康熙四十二年(1703),在武烈河畔修建了壹座規模宏大的古典皇家園林。每年春夏,清帝都來這裏處理軍政。只有雍正帝在位十三年壹次也沒來,但他以父親康熙為榜樣,不忘皇帝恩情。雍正元年(1723),設立行政單位“熱河廳”,讓其有教養的兒子十七弟為和碩親王,並賜其小宮(獅子園)。
雍正十壹年(1733),熱河廳升格為承德府。從此承德和熱河都用上了。?隨著避暑山莊的修建,承德成為清初第二個政治活動中心。康熙、乾隆、嘉慶每年都來這裏避暑,處理軍政。王公、文武官員和六位大臣也在這個委員會工作。
為了皇帝的安全,這裏設立了官員和辦公室。隨後,承德出現了壹些商業和手工業,經濟不斷發展,城市繁榮起來。人口驟增,康熙在詩中寫道,“生理耕桑,聚民至數萬。”?甘龍曾寫道:“自皇帝在熱河建別墅以來,至今已60余年,戶口日益增長,儼然壹座大都市。”
說明隨著“避暑山莊”的建設,承德迅速成為“名城”。?康熙四十二年(1703)設熱河總統制,隨後陸續建立地方行政和八旗官兵駐防。雍正元年設立熱河堂,十壹年(1733)升為承德府。乾隆七年(1742),熱河畔重修熱河殿。乾隆四十三年(1778),承德府遷址,設熱河副都,統壹管理。嘉慶十五年(1801)升為都督,駐承德府,同時掌管內蒙古昭烏達、卓索圖盟。?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國成立後,1914年熱河改為特區,管轄區域:東至遼寧嶺南段;南起河北省古北口、五指山、喜峰口、獨山;北至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紮魯特旗。到1928年底改為省,省會承德。承德從清末到建國壹直是省建制。熱河省撤銷1956。從此,“熱河”作為壹個地名就不復存在了。但承德仍是河北省北部重鎮,是東北、內蒙古、關中的交通大動脈,是通往首都北京的重要門戶,現在是歷史文化名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