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千年前,河姆渡地區還是壹片沼澤。河姆渡人建造房屋時,先鋪設1米長的木樁,木樁上豎立縱橫交錯的龍骨(地梁),然後在地梁上鋪設10多厘米厚的地板,在地板上豎立柱、梁、屋頂。地板起到防潮防蟲防蛇的作用。它可以用來餵養牲畜。這層樓是客廳。從柱子的高度來看,人是不能直立進出的,但是比起築巢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房子的大小和內部結構取決於居民的數量。從民居建築來看,河姆渡人掌握了伐木加工成樁、柱、梁、板的技術。梁柱已經用榫頭和榫眼連接起來,地板用企口板緊密組裝。不同的榫頭和榫眼基本滿足受力要求,與後期木結構大致相同。木質構件上刻有雙圈、直線、斜線、植物莖葉等裝飾圖案。由於工具的限制,加工比較粗糙。銷釘的使用和企口板的發明,揭示了我們的祖先在7000年前就更加熟練地掌握了建築施工技術,體現了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毅力,為中國古典木結構技術對世界建築史的獨特貢獻奠定了基礎。現場還出土了6支木槳,1槳外形基本完整,輪廓清晰。它們分為兩部分:槳柄和槳。它們由原木制成,形狀像長柄樹葉,手柄上刻有線條和圖案。它們輕便實用,大致類似於現代遊輪的船槳。它們是目前在中國發現的最古老的槳。槳和壹只陶船證明河姆渡人已經開始用船和筏收集人、貨物和漂浮的水。第三、第四文化層出土了刀、刀、錘、鏟、矛、碗、管、棒、柄、紡車、蝴蝶形器皿等200多件木制品,其中許多在其他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很少見或不為人知。大部分用於生產。木錘是錘打工具,木具是狩獵和刺殺武器,木碗是日常用品,木柄是石器發揮更大作用的配件。小棍既是農業針刺和播種工具,也是采集野生植物時挖根刨莖的采集工具。大多數木制品都是通過切割、削、刨、挖、磨、塗和火硬化制成的。表面已經打磨上漆,出土時很有光澤。出土的20多個木桶是由整根木頭制成的,看起來像竹筒。內外壁打磨光滑,內壁還鑿了壹條淺淺的凹槽,裏面塞著圓木,有的裹著藤棍,可能是用作打擊樂器。第二文化層木質方井的發現,證明河姆渡人掌握了鑿井技術。出土了許多保存完好的木器,為研究世界木器工具提供了實物資料。
半山腰
半坡型的聚落範圍壹般是南北方向長、東西方向窄的不規則圓形。房屋和大部分窯洞、畜圈、兒童甕棺集中在聚落中心,面積約3萬平方米。居住區分為兩部分,可能屬於宗族中的兩個集團,也可能屬於同壹個經濟體。每個部分都有壹個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領的住所,也是氏族成員的聚會場所,周圍都是小房間。兩塊之間的邊界是壹條深1.5m,寬2m的小溝。居民區外有壹條深5 ~ 6米、寬6 ~ 8米的大型防禦溝。溝外,北面是宗族墓地,東面是燒陶器的窯址。半坡式房屋46間,除少數為方形、長方形外,大部分為圓形,每間房屋均為半地穴式,地上建造。它的基本特征是:門洞與房間之間有壹個方形門檻,兩邊有小墻,房屋中央有壹個1 ~ 6柱的廚房坑,居住面和墻壁用草泥。有15方形和長方形房屋,面積小的12 ~ 20平方米,中等的30 ~ 40平方米,最大修復面積約160平方米。直徑4-6米的圓形房屋31間。圓房的墻大多是用密密麻麻的小木柱加上樹籬和泥土砌成的,也有壹部分是用火烤的(見中國新石器時代的建築)。凹坑夾雜物分布在房屋之間。兩個畜圈都是長條的。六座陶窯分為橫穴和豎穴兩種,兩者都很小,窯室直徑約1米。
上一篇:勺子是什麽意思?下一篇:仿古貨架效果介紹紅木家具仿古貨架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