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單反的優缺點

單反的優缺點

很多想買單反的人未必知道它為什麽叫這個名字。單反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照相機”,港臺地區則習慣用簡捷的“單眼相機”來稱呼;英文譯為“SingleLensReflexCamera”,簡稱“SLR。詞組中的“反光”所指的是相機內部的反光板組件,正是因為這類相機直接用鏡頭取景再借助反光板折射光影,最終通過取景器被攝影師肉眼所看到,所以單反具備了取景無像差的優點,同時拍攝前也必須打開鏡頭蓋才能取景。但按下快門的瞬間,為了讓後方的膠片或者感光元件獲得光影,位於機身內部的反光板必然有壹個升起再落下的過程,從而導致微弱的快門時滯,並且會遮擋取景器的視線並產生較大的聲響,由此造成了拍攝瞬間的取景盲區以及較大的工作噪音。 反光板無疑是單反相機光學結構的關鍵之壹(另壹個重要部件是五棱鏡或五面鏡),它成就了單反的優點也決定了單反的缺點。除了快門時滯、瞬間盲區和工作噪音,不可缺少且傾斜安裝的反光板以及位於機身頂部的五棱鏡或五面鏡還讓單反相機的機身體積普遍比較臃腫;到了電子與數碼時代,內置型閃光燈、圖像傳感器和液晶顯示屏等新部件的加入,使得單反機身的厚度有增無減。加之鏡頭口徑與長度方面也相應較大,因此對於追求輕便的用戶而言,單反結構並不怎麽令他們稱心;但在另壹些朋友看來,體積龐大未必是缺點,小了反而不趁手。 為了說明單反的優勢,免不了要提壹下在許多方面與單反系統“反其道而行”的旁軸結構。這兩者恰恰是民用135相機的兩大設計流派,其根本區別在於取景方式上的差異。SLR構架中,鏡頭、反光板、五棱鏡(五面鏡)與取景器的中心點都處於同壹條軸線上,因此是同軸式取景。而普通旁軸相機的取景器與鏡頭沒有直接光學關聯(不需要打開鏡頭蓋同樣可以取景)且不在同壹軸線,故而有了“旁軸”之名。“單反”與“旁軸”在技術優勢方面可謂各有千秋,導致成品機在某些性能指標上強弱分明。 結構上,旁軸相機相比單反相機具有體積輕巧、工作震動和噪音較小等優點,理論上在特定焦段內也能擁有更好的成像能力。同時,其取景可視範圍比單反構架更大——大部分旁軸取景器可以看到拍攝幅面之外的壹小部分畫面,而單反取景器往往只能看到拍攝幅面內甚至小於拍攝幅面的影像,相比之下旁軸相機自然能讓拍攝者更有預計性地把握瞬間抓拍的機會。而不足之處在於,旁軸構架因為取景器與鏡頭不在同壹軸線、同壹高度上,所以取景視野與實際拍攝視野存在壹定像差,無法像單反系統那樣直接做到“所見即所得”(但部分高端旁軸相機擁有自動視差補正功能)。顯然,在取景方式上,兩者都有自己的優勢。而在技術飛速向前的今天,電子取景的誕生與發展,已經開始催生根本性的變革——在民用產品領域,旁軸式光學取景日漸式微,而單反式光學取景尚有比較旺盛的生命力。 回顧膠片時代,問世稍晚、外形與工作噪音都更大的SLR,在市場競爭中卻反而贏得了越來越多中高端用戶的垂青——無論是專業記者還是攝影發燒友,單反相機壹度是他們不可或缺的選擇。究其根源,單反結構在微距和遠攝取景能力方面擁有旁軸相機無法企及的先天優勢,因此更容易獲得全面的焦段與遠近皆宜的拍攝範圍,進而使拍攝題材變得更豐富。但旁軸相機並沒有因為單反的日漸普及而消亡,反而憑借自己在短視角與標準視角方面的成像品質優勢及自身輕便又輕聲的結構特性,從而成為紀實攝影與人文攝影的利器。事實上,壹度紅極壹時的膠片式傻瓜相機也是旁軸取景式產品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就市場占有率而言,旁軸相機在當時可能擁有更大的用戶群。

  • 上一篇:十裏紅妝的傳統民俗到底是什麽意思?
  • 下一篇:跳中國傳統舞蹈的外國藝術家。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