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壹個充斥著戰爭的年代,自魏晉時期開始,少數民族乘機進犯中原,壹直到南北朝時期,先後在中原建立政權,戰爭和民族大遷徙使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碰撞、交流,傳統服飾的機能性在這壹時期得到加強,在美學風格上則是追求“仙風道骨”的飄逸和脫俗。尤其是這壹時期的女子服飾,少數民族的湧入使得這壹時期的女子服飾在漢朝服飾的基礎上有所改良。那麽,南北朝女服服飾有什麽特點呢?現在,請大家跟這我我壹起來看看南北朝時期的女子服飾有什麽特點吧。 南北朝女服服飾有什麽特點? 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並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壹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加上豐盛的首飾,反映出奢華糜麗之風。 襦裙、衫裙 當時婦女除壹部分人同男子壹樣穿著褲褶外,基本上還是延續了傳統的服飾,也就是漢時的形制。壹般婦女還是以襦、衫、裙為主。襦、衫、裙又有肥瘦之分,南朝仍流行細小、窄瘦的衣裳。實際上,南朝時期壹些風流者也已經開始穿能夠表現身體曲線的緊身衣著了。這樣的例子在服飾史中並不乏見,即在前壹時期被視為奇裝異服,然後轉為盛行,而在日後可能只能是保守者的常服了,這也是服飾流行的規律之壹。 相關推薦: 西漢的女服服飾:西漢時期的女服服飾有什麽特點? 唐朝女服服飾的特點?解析唐朝女服服飾的特點 中國清朝不同階層男女服飾的特點 雜裙垂服 北朝時女子流行穿o檔,並常與褲合穿,整個形制與男子壹致。 這壹時期女子的服飾還有如下穿法:對衿,衿的下角相互交叉,成小的燕尾狀。從整體看此時婦女的服飾已開始趨向華麗、瀟灑、飄逸的形式。這壹點可以從雜裙垂服明顯地看出。此衣雖寬大,但束高腰,這樣在視覺上就延長了下身,給人壹種修長和輕盈感,巧用了肥大與瘦長的對比關系,同時裙的下擺形成的曲線十分優美挺拔,再加上飄帶的使用和高髻發式,形成了統壹、完美和整體感很強的裝束,使著裝者顯得十分端莊、華貴。“雜裾”的出處來自西漢文帝時期的《七發》。傳統的深衣,在魏晉時男子已較少服用,女子深衣在下擺部位加v,在衣服下擺施加相連接的三角形裝飾,就稱為。在深衣腰部加圍裳,從圍裳伸出長長的飄帶,稱為v。南朝宋、齊皇後謁廟穿Oe大衣。《釋名?釋衣服》載:“婦人上服曰Oe,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東漢的經學家鄭玄以為上三代的翟衣就是O衣的壹種。 唐代時,雜裾在多數情況下的確是作為舞蹈服裝出現的,常服和禮服都絕少見到這種款式。但壹般認為,初期的雜裾並不是表演服類的服裝,由於兩晉南北朝時期的社會狀態比較混亂,思想風氣較為自由開放,導致當時服裝款式雜亂,雜裾很有可能是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產物。根據《女史箴圖》中所畫圖樣,從東漢末年到魏晉時期有不少人穿這種款式。 這種優美服飾的出現是中原傳統文化與西域文化有機結合的結果。從此時期的敦煌藝術中我們也可明顯地看出傳統造型風格的演變。魏晉之時的這種服飾至今壹直被認為是我國服飾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款式之壹。由此又壹次看出,文化藝術是沒有國界的,也不只屬於哪個民族,它同屬於全人類,而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影響,只能使世界文化更加豐富,本民族文化得到更快地發展,所以我們說異族文化的影響是服飾演變的新的基因。
上一篇:劍靈的韓文名字是什麽?下一篇:古代馬車的轉向機構是什麽樣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