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衛城鎮的傳統文化

衛城鎮的傳統文化

隨著鎮西衛的設立,其重要的軍事、交通的作用日益凸顯,各地商旅頻繁往來,促進了鎮西衛的繁榮。民國《清鎮縣誌稿》記載:“衛城客商住居者多,交易薈萃聚壹城中。清鹹、同、光、宣間,煙泥暢銷,外商爭先至此,因而吸引他業,並駕活躍,市容較縣城為盛。”外省及本地商人紛紛在此興修會館、寺廟,各種文化、習俗在此交融,形成的古鎮獨特的建築文化、飲食文化、民俗文化。

建築文化

衛城建築既有北方民居的特色,又融合江西、湖南壹帶風格,同時又根據衛城鎮地形依次而建。其建築風格主要體現在民居、會館及寺廟的修建。

衛城的民居,多為木結構、小青瓦建築,大多采用“金包銀”(將木架房的房柱用磚包起來)的建造方式。最為突出的是壹進四合院式、二、三或四進四合院式,房屋樣式壹般都為走過當街鋪面或堂館,便是壹個天井(也稱院壩),天井小的壹般約十五、六平方米,大的約二、三十平方米,院壩左右兩側,有的建廂房,也有的壹側建廂房,壹邊建花臺(有些人家還有小魚塘),正房天井對前屋,中為堂屋,用以奉祀家神,兩邊為主人住房,正房之後,壹般還有壹個小院子或者壹片小園子栽種花木和蔬菜,再後便是廁所、畜圈。房屋門窗上雕龍篆鳳、鑿刻花卉文辭、飛禽走獸圖案。木制八仙桌、四方桌、太師椅等擺設有序。對於二、三或四進四合院式是根據衛城鎮地形順山勢修建,壹進高於壹進,給人步步登高的感覺。

縱觀衛城民居,既有江南民宅之雋秀,又有北方四合院之凝重,尤其是二進式或三進式四合院民居,更適合於大戶人家。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古鎮文化重要的文化因子,是經過歷史發展、傳承沈澱而成。現衛城傳承下來的主要民俗有:舞龍舞獅、正月十五亮燈、觀音會、牛戴花、端午登高、薅打鼓草、苗族的跳鼓及打嘎祭祖、苗族跳蘆笙、苗族鼓舞、中秋瓜燈節。

紅色文化

紅色文化是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戰爭年代,由中國***產黨人、先進分子和人民群眾***同創造並極具中國特色的先進文化。衛城也是壹座具有光榮歷史的紅色文化古鎮 ,1936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在賀龍、肖克率領下進入衛城。紅二、六軍團在這裏召開千人大會,宣傳抗日救國主張,同時並將地主的糧食鹽巴等發放給窮苦百姓,獲得了廣大群眾的支持。在此,楊順清、譚治德等二十九位清鎮籍青年參加了紅軍,為建立黔西北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此外,2010年10月,原國家領導人陶鑄之女陶斯亮為感謝楊順清老紅軍,在楊順清墓前立“恩重如山”碑,為衛城紅色文化註入壹抹感恩文化的血脈。

  • 上一篇:我的世界服務器bug解決策略遇到bug怎麽辦?
  • 下一篇:從沈陽到湖南8天需要多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