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漢代人均糧食占有量,關於漢代的農業生產水平還存在很大的爭議。對於估算漢代平均畝產的人,比如武輝,漢代平均畝產是每畝264斤。
低估值者,如馬大英,認為貼現系統僅為66.36 ~ 67.83斤/畝[14]。比較常見的是處於中間的人,他們認為漢代畝產換算制是100斤/畝。差別如此之大,讓人無所適從。這裏根據曹的估算,認為漢代畝產在58.5斤到117斤之間,人均原糧456斤。
2.唐代的人均糧食占有量是歷史上非常繁榮的時期,這壹時期的人均糧食估計歷來被認為是歷代最高的。
近年來,隨著對宋明經濟研究的深入,雖然這壹觀點不再被認可,但這並不影響我們對高度發達的唐代農業生產的評價。鑒於唐代關於畝產爭議較少,本文采用吳輝的觀點,認為唐代人均原糧達到1.256斤。
3.宋代人均糧食占有量。關於宋代人均糧食的計算,吳輝《中國歷代糧食畝產量研究》估計宋代為1159斤。而武輝的數據采用了金代的數據和南宋數據的加權平均,而忽略了金人入侵中原造成的破壞。
因此,有必要對吳輝的數據進行適當的修改。鄭錚、王興平用宋史卷173 &;#8226;重新計算了宋代人均糧食耕種面積,將宋代人均糧食占有量修正為661.5kg,折合1333斤。這個號碼用在這裏。
4.明代人均糧食占有量,張先慶對明代糧食生產的學術討論做了非常詳細的總結:“我並不是建議北方換算成今天的制度,平均每畝小麥產量宋代為0.694石,明清為1.302石;我國南方水稻平均畝產宋代為1.387石,明清為2.604石。
5.清代人均糧食占有量。明清時期,自然災害頻發,戰亂頻仍。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內戰才基本結束。農業經濟壹度遭到嚴重破壞。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復辟,清朝的經濟在乾隆中前期達到最高水平。
但是,清初農業經濟的具體水平在學術界壹直存在爭議。主張低水平的,認為清初水平相當於清末水平,即畝產200多斤;主張高水平的人認為清朝前期比明朝發達。從上面張先慶的總結可以知道現在的普遍看法:清初的畝產比明朝高,但由於人口增長過快,人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