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智主義(英語:anti-intellectualism),又稱作反智論或反智識主義,是壹種存在於文化或思想中的態度,而不是壹套思想理論。反智主義可分為兩大類:壹是對於智性(intellect)、知識的反對或懷疑,認為智性或知識對於人生有害而無益。另壹種則是對於知識分子的懷疑和鄙視。
反智主義的具體體現:
1、社會文化表現
社會普遍認為智商高的人有自大的心態,所以對這類人有所反感,對於智商較高的人的行為,常會誤讀為是自大的表現。
2、觀感與溝通問題
因為思考的方式與效率不同,產生不同的結論與行為,而造成溝通不良等問題。
3、政治體現
精英的行為脫離民意或事實、或以專業形象來推銷錯誤理論,引起人民、甚至菁英的嘲弄或反抗。
4、教育體現
反對孩子學習沒有實用價值的象牙塔學問。比如,中國廣泛流傳的“讀書無用論”。
擴展資料:
產生的原因:
1、知識分子上升通道的阻礙,與知識分子和現存權威之間的矛盾。美國經濟大蕭條之後,在政府換屆之間,凱恩斯主義深入社會每個角落,當時的社會問題嚴重,完全依靠政府的宏觀手段,在經濟危機化解後的幾十年裏教育的缺失問題嚴重。
2、知識分子、學界精英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缺乏積極有效的溝通、知識和人民群眾脫離。
3、文化的對峙。壹種是不思進取墨守成規的人生態度,壹種是敢於冒險勇於創新的探索精神。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直接導致了人們對於知識的態度,以及對於有知識的人的心態。
這種傳統文化對人們思維的直接影響,使得很多人認為,用頭腦思考創新不是什麽值得誇贊的事情,而憑體力打拼才是值得頌揚的。
4、民族性格。美國人對於自己的民族想象是壹脈相承的。
5、價值觀念與宗教與歷史的對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