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現代科技成果、現代管理方法和傳統農業的有效經驗建立起來的現代高效農業,可以獲得較高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發展大農業與二、三產業相結合,利用傳統農業的精華和現代科技成果,人工設計生態工程,協調發展與環境、資源利用與保護的矛盾,形成生態與經濟兩個良性循環,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的統壹。
擴展數據
生態農業不同於壹般農業,既避免了石油農業的弊端,又發揮了其優勢。通過適當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農藥,突破了傳統農業的局限性,但保持了精耕細作、施用有機肥、間作套種的優良傳統。它不僅是有機農業和無機農業的結合,而且是壹個龐大的綜合性系統工程,是壹個高效復雜的人工生態系統,是壹個先進的農業生產體系。
在生態經濟系統原理指導下,兼顧資源、環境、效率和效益的綜合農業生產系統。
中國的生態農業是壹個多成分、多層次、多部門的復合農業體系,包括農業、林業、畜牧業、副業、漁業和壹些鄉鎮企業。70年代主要措施是輪作、混牧、混牧、增施有機肥、生物防治、少免耕、減少化肥、農藥、機械投入。
創造了許多增產增收效益明顯的生態農業模式,如稻田養魚、稻田養浮萍,林、糧、果、藥間作的主體農業模式,農林牧、糧、桑、漁、種、養、加工相結合的復合生態系統模式,雞糞餵豬、豬糞餵魚等有機廢棄物多層次綜合利用模式。
生態農業的生產是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環境的保護為基礎的。按照生物與環境協調適應、物種優化組合、能量物質高效運轉、投入產出平衡的原則,運用系統工程方法,依靠現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信息的投入,組織生產。
通過食物鏈的網絡化和農業廢棄物的循環利用,充分發揮資源潛力和物種多樣性優勢,建立良性的物質循環體系,促進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統壹。因此,生態農業是知識密集型的現代農業體系,是壹種新的農業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