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詩歌詠誦山水,借山水抒發情懷的作品非常多。更有被後世專奉為山水詩人的人,謝靈運、陶淵明、王維等,不過縱觀古代詩人作品,無論隨便檢出哪個,十有八九,似乎沒有沒寫過山水詩的人。
因此很多人會得出壹個結論,詩歌不能離山水,詩人也都喜歡寄情於山水,在遊山玩水中找尋靈感,借物寄情壹吐人生悲歡。
那麽,中國的詩人為什麽會選擇山水呢?
從原始時期我們就敬畏自然,敬仰天地。
從敬仰到歌詠似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從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確實可以找出大量收錄了與山水相關的詩句,不過細讀會發現,多數只是借山水?抒情言誌?表達人在與自然的相處中,人們的生活情況,人的想法和情感,把山水自然作為比喻。
而沒有對自然山水之美的歌詠,更沒有單純描寫山水景色的詩。如?天保定爾,以莫不興。
如山如阜,如風如陵?,山川的氣勢象征著君王的權利,君主德才兼備,是百姓的福氣;又如?陟彼南山,言采其薇?講明上山有什麽東西,可以采了吃。因此,嚴格來講並不算山水詩。
山水詩的產生,是在魏晉時代。魏晉詩人不僅詠贊山水壯美,同時在用心感受遊覽,發現山水之美,體悟自然之道,同時也隱逸山林,將歸隱作為壹種生活方式去追求。
通過對山水的理解,他們求仙問道、隱逸遁世、遊覽抒懷。
魏晉時期山水詩,始終不離老莊思想。求仙就是壹種,煉制服食丹藥,延年長生。我們對化學的認識,大約也是慢慢從那些鼓搗長生不死的?化學家?們那裏開始了解的。然而不管使用何種方法,人心如何迫切虔誠,當世之人並沒有誰能夠逃離生老病死的事實。於是,人們轉變了思想----求仙,認清現實的求仙,並非篤信人可以永生,而是認為人生世要好好享受,死後也不是真的死去,只是通過成仙的方式繼續活著。
授我自然道,曠若發童蒙。采藥鐘山隅,服食改容姿。?在求仙求藥的思想影響下,魏晉時期的詩人們寫出了很多相關的詩句,當然在魏晉時期真正山水詩的成型,只是完成了壹小步。後面的壹大步是隱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