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從唐朝開元年間——19世紀20年代(古代報紙發展時期)
這個時期有1100年的時間,期間出現過3中類型的古代報紙:朝廷官報、非法民報(也叫小報)、合法民報(京報),其中小報出現於北宋後期,盛行於南宋,直到明清;京報出現於明朝末期,盛行於清朝;官報則存在於自唐朝開元年間至清末所有的朝代,屬於主流報紙。
(二)19世紀20年代——90年代初期(在華外報的發展和壟斷時期)
19世紀初,西方傳教士開始在南洋壹帶創辦中文近代報刊,20年代初,外人辦報開始從澳門、香港進入中國大陸,鴉片戰爭前外國人在中國沿海的壹些城市創辦了6種近代報紙和17種外文近代報紙;鴉片戰爭後,外報更加發展,出現了在華外報網,壟斷了中國的報刊行業,在這個時期,出現了《申報》、《新聞報》,使中國近代報紙發展到了壹個新的裏程碑。
(三)19世紀90年代中期——20世紀前10年(國人自辦報刊的高潮期)
早在1874年,王韜就在香港創辦了《循環日報》,但只有當維新派登上政治舞臺後,才形成了第壹次國人自辦報刊的高潮,戊戌變法後,革命派報刊風起雲湧,改良派報刊也方興未艾,而且兩大報刊有大論戰,形成了第二次國人自辦報刊高潮,出現了許多報刊報人。
(四)1915年——1927年(黃金時期)
從1915年的《新青年》出版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這個時期,中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報刊繁榮期,其表現主要有5個方面:
a.無產階級報刊的出現。
b.國民黨報刊的新變化和***產黨報刊的新發展。
c.民營企業性大報的發展。
d.中國廣播事業的誕生和通訊社事業的發展。
e.新聞學研究和新聞教育的發展。
(五)1927年——1949年(國民黨和***產黨新聞事業對立格局形成與演變時期)
這個時期經歷了三個階段:
a.1927年4月——1937年7月兩級新聞事業格局形成階段。
b.1937年7月——1945年8月兩級新聞事業格局暫時***處階段。
c.1945年9月——1949年10月兩級新聞事業格局在大陸的最後較量階段。
從新聞事業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新聞傳播事業有如下幾個特點:
(1)從事業的性質來看,中國新聞傳播事業具有強烈的政治性
① 各種新聞媒體應政治鬥爭的需要而產生,在政治鬥爭的旋渦中發展前進。
② 政治家辦報使中國新聞媒體運作的主流。比如維新派、革命派、改良派、***產黨、國民黨辦報等。
(2)從新聞業務來看,中國的報紙重視言論,尤其是重視政論。
從1874年的《循環日報》開始就有政論發表,發展到《申報》、《新聞報》、《大公報》等報紙都很重視政論,在以後的報紙上,經常會出現以政論來論證的情況出現。
(3)從管理體制上看,機關報成了中國新聞事業傳媒的主體。
尤其是從黨派報刊出現後,各黨派都創辦自己的機關報,用以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或思想主張,而且這些機關報成了我國新聞傳媒的主體。
(4)中國的傳播事業有壹個特殊的時期,即在華外報的發展和壟斷時期。在這個時期中,中國沒有自己辦的報紙,壹些外國傳教士、商人等在中國辦的報紙影響都比較大,形成了外報對中國報業的壟斷,其性質可以說具有侵略性,但是外報在中國的發展,同時也為自己報紙的誕生提供了壹定的經驗,為中國報紙的發展也作出了壹定的貢獻。
從以上特點可以看出,中國新聞事業的發展是壹個長期、曲折的過程,同時也隨著中國革命事業的發展不斷進步的壹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