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四角涼亭的造價要五萬左右。
涼亭,傳統木結構單體建築之壹。建築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小亭。因為造型輕巧,選材不拘,布設靈活而被廣泛應用在園林建築之中。常建在花園或公園中的開敞的納涼亭榭或北銘亭子,常由柱子支承屋頂建造。
涼亭,是人們憑借壹定材料建造出來的,而材料的特性,也必然會對建築的造型風格產生影響。所以,涼亭的造型藝術,也在壹定程度上取決於所選用的材料。
由於各種材料性能的差異,因此,不同材料建造的涼亭,就各自帶有非常顯著的不同特色,而同時,也必然受到所用材料特性的限制。
中國建築是木結構體系的建築,所以涼亭也大多是木結構的。木構的涼亭,以木構架琉璃瓦頂和木構黛瓦頂兩種形式最為常見。
前者為皇家建築和壇廟宗教建築中所特有,富麗堂皇,色彩濃艷。而後者則是中國古典亭榭的主導,或質樸莊重,或典雅清逸,遍及大江南北,是中國古典涼亭的代表形式。
此外,木結構的涼亭,也有做成片石頂、鐵皮頂和灰土頂的,不過壹般比較少見,屬於較為特殊的形制。
以石建涼亭,在我國也相當普遍,現行最早的涼亭,就是石亭。早期的石亭大多模仿木結構的做法,鬥拱、月梁、明、雀替、角梁等等,皆以石材雕琢而成。如唐初建造的湖北黃梅破額山上的魯班涼亭,就是全部以石材仿造木結構的鬥拱梁架而建造的。
戶山秀峰前的兩座分別建於宋代和元代的石亭也是如此。明清以後,石亭逐漸擺脫了仿木結構的形式,石材的特性突出了,構造方法也相應地簡化,造型質樸、厚重,出檐平短,細部簡單。
有些石亭,甚至簡單到只用四根石柱頂起壹個石質的涼亭蓋。這種石塊砌築的涼亭,簡潔古樸,表現了壹種堅實、粗獷的風貌。
然而,有些石涼亭,為了追求錯彩鏤金、精細華麗的效果,仍然以石仿木雕刻鬥拱、掛落,屋頂用石板做成歇山、方攢尖和六角攢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