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古民族兩弦樂器 馬頭琴

古民族兩弦樂器 馬頭琴

馬頭琴

馬頭琴是壹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馬頭琴,是蒙古民間拉弦樂器。蒙古語稱“潮爾”。琴身木制,長約壹米,有兩根弦,***鳴箱呈梯形,聲音圓潤,低回宛轉,音量較弱。相傳有壹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其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制成二弦琴,並按小馬的模樣雕刻了壹個馬頭裝在琴柄的頂部,因以得名。

馬頭琴是中國少數民族蒙古族拉弦樂器,因琴桿上端雕有馬頭而得名。馬頭琴的歷史悠久,從唐宋時期拉弦樂器奚琴發展演變而來。成吉思汗時已流傳民間。明清時期用於宮廷樂隊。

馬頭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樂器,不但在中國和世界樂器家族中占有壹席之地,也是民間藝人和牧民們喜歡的樂器,馬頭琴所演奏的樂曲具有深沈粗獷、激昂的特點,體現了蒙古民族的生產、生活和草原風格。

從山林狩獵文化時期至草原遊牧文化初期,蒙古人所使用的樂器,不是馬頭琴,而是火必思、托布秀爾等彈撥樂器且多用於娛樂性歌舞與舞曲伴奏。從《蒙古秘史》、《元史》中的記載來看,成吉思汗至忽必烈時期,蒙古民族樂器尚以彈撥樂器為主,元代的蒙古軍人和牧民,善彈火必思,喜跳集體踏歌。當草原遊牧音樂迅猛發展之後馬頭琴這件拉弦樂器便脫胎而出,得到廣泛普及,並且最終取代彈撥樂器的地位,成為蒙古民族最具草原特色的民間樂器。顯然,拉弦樂器取代彈撥樂器,火必思逐漸衰退,馬頭琴便順理成章地成為蒙古樂器的主角。

經過多年的傳承,馬頭琴也隨著時代發展,進行了多項改革。在二十壹世紀出初馬頭琴演奏的形式也慢慢發生了變化,從以前呆板的演奏變成了視覺表型的藝術。

經過多年的改良漸漸形成了壹套完美演奏形式。而隨後有許多馬頭琴演奏員漸漸模仿變為站立演奏,使得馬頭琴的流傳更為廣泛。

在遼闊的內蒙古自治區和蒙古族聚居的省、區,人們喜愛馬頭琴,除作為獨奏樂器外,常用於說唱(蒙語說書)、民歌和舞蹈伴奏或與四胡等樂器合奏。傳統的馬頭琴音量較小,只適於在蒙古包和室內演奏;經過改革以後,馬頭琴的藝術造型更加完美,音量和音域得到顯著擴大,已完全適於在舞臺或室外演奏,它不僅能夠拉奏,還可撥弦彈奏,已成為出色的獨奏樂器。

馬頭琴的木料是色木(楓木,也叫五角楓),不管是再好的馬頭琴,她的主要木料是色木。但色木分很多種,常用的馬頭琴木料有四種:南方普通色木,東北普通色木及東北花色木。

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因成長速度快而木質軟,但白凈。用它做的琴外觀比較白(沒有著色的部分)但音質不是很理想,高檔馬頭琴不選用南方料。

北方色木(普通色木和花色木),壹般生長時間為幾百年(直徑45CM以上,有的達到80CM)在嚴寒漫長的歲月中形成了堅硬的木質,但惡劣氣候使年輪或顏色有了不壹致的特點。用它做的馬頭琴音色悠遠渾厚,尤其東北花色木做的馬頭琴外觀漂亮為馬頭琴之珍品。

花色木(也叫虎皮紋色木)是做樂器的高檔木料,尤其東北花色木是做馬頭琴的最好木料,用它做的馬頭琴表面有立體感,極為高貴。但他對音質沒有直接影響。

所以木料角度首選是東北色木,再就是南方色木,如今市場因色木(樂器專用料)的漲價,出現了很多花木或其他木料做的馬頭琴,這種琴從用料角度說不算正規的馬頭琴。

國內首支國際跨境平臺--拍庫網

  • 上一篇:古代教育和現代教育有什麽異同?
  • 下一篇:各位墻壁上的開關該怎麽去拆下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