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玉屏簫
玉瓶簫產於黔東玉屏縣,屬簫中之珍品。
其造型、制作和音樂別具壹格,在國內外享有盛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並具有觀賞收藏價值的工藝精品樂器。“仙到玉屏留古調,客從海外訪知音。”是民間流傳的帶有神話色彩的詩句。
玉屏簫的制作始於明代萬歷年間(1573)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歷史。明、清兩代,玉屏簫曾作為貢品,故又有“貢簫”之稱。
2、蘆笙
蘆笙,為西南地區苗、瑤、侗等民族的簧管樂器。 發源於中原,後傳入少數民族地區,其前身為竽。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歌舞之鄉”的稱譽。
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壹種古老樂器之壹,逢年過節,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
3、排笙
排笙,又稱蘆笙,是苗、侗、水、瑤、仡佬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古稱盧沙。苗、侗、水語都稱梗。苗語又稱嘎鬥、嘎傑、嘎東、嘎正等。侗語又稱梗覽、梗覽尼、梗勞等。瑤語稱婁系。
克木語稱凱恩、宋滾爾。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
歷史悠久,形制多樣,音色明亮、渾厚,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民間常用於排笙舞伴奏和排笙樂隊合奏。經過改革,已在民族樂隊中應用,可獨奏、重奏或合奏,有著豐富的表現力。
4、薩克斯
薩克斯是由比利時人阿道夫·薩克斯(Antoine-Joseph Sax,1814-1894)於1840年發明的。阿道夫是壹位銳意的樂器制造者,擅長黑管和長笛演奏。
他最初的設想是為管弦樂隊設計壹種低音樂器,比奧菲克萊德號(Ophicleide)吹奏靈活並能適應室外演出。
他將低音單簧管的吹嘴和奧菲克萊德號的管身結合在壹起並加以改進,以自己名字命名了這種新型樂器。
5、羌笛
羌笛是我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歷史,流行在四川北部阿壩藏羌自治州羌族居住之地。
羌笛兩管數孔(以前五孔,現在多為六孔,)用當地高山上生長的油竹制成,竹節長、管身較細,生長在海拔3500-4000米的地方。
雙管並排用線纏繞連結在壹起。終身全長13 ~19 厘米,管口直徑2 厘米左右,笛管上端裝有4 厘米長的竹制吹嘴。吹嘴正面用刀削平,並在上端約3 厘米處,用刀切開壹薄片作為簧片。
羌笛主要用於獨奏,有十余首古老的曲牌,樂曲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是傳達羌族人的思念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