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既要傳統又要創新,是在保持好的傳統之上搞創新,在創新的結果上體現傳統,如果創新遠遠偏遠了傳統,那可不叫創新,那叫對文化的糟蹋。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可謂是我國文化中的精華,它集幾大派別的特色、優點於壹身,是在封建社會的環境中成長起來,壹直以來,不管它怎麽創新,戲服還是把演員包得嚴嚴實實,這是他們壹直以來不可更改的傳統。
而有的人想把京劇“創新”,想來壹個徹底的“創新”。如前陣子在第37屆中國區比基尼小姐總決賽和全球總決賽的啟動儀式上,參賽佳麗們帶著京劇頭飾穿著比基尼進行展示,完全脫離了京劇的傳統,失去了原汁原味,使人完全感受不到國粹的精華。
我想說,這並不是傳統的基礎上的創新,這太過於前衛,名曰“創新”實為對國粹的糟蹋。
還有壹種創新,那才是真正的文化創新。如中國第壹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莫言的作品,他的作品在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他以國人生活為素材,以中國獨特的文化與風情為基礎,其中又融入了對世界文學發展的領悟。這種不脫離文學宗旨的創新,充分體現了作品從生活中來,又回歸到生活中去,這才是壹個真正的創新。
聯想到書法界中,“板橋體”可謂獨領風騷,它集幾大書法優點於壹身,說它像草書,卻又不同於草書,說它是行書,卻又不是行書,那筆劃龍飛鳳舞,瀟灑淋漓,單看壹個字,覺得不怎麽樣,斜斜歪歪,但從整體上看,每個字卻錯落有致,給人視覺壹個沖擊,可謂完美。這也是壹種創新,在書法的傳統上的創新。
文化需要創新,但不是偏離傳統的創新,只有創新才有活力,只有善於傳承才有根基。所以,文化既要傳統也要創新
(如能幫到您,望您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