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五經的五經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和《春秋》。
四書五經,是指“四書”與四書五經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是歷代儒客學子研學的核心書經。四書五經詳細地記載了中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五經”的合稱。四書之名始於宋朝,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2008年7月,清華大學入藏了壹批戰國竹簡,經專家鑒定,其內容全部都是古書,其中有許多經、史壹類的文獻,此次公布的清華簡中,《傅說之命》三篇引發關註,其內容與東晉時期出現的偽古文《尚書》的《說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證明,傳世的偽古文《尚書》系後人偽作。此外,《周禮》實際上成書於兩漢之間。
《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合稱“五經”。五經是儒家作為研究基礎的古代五本經典書籍的合稱,相傳它們都經過儒家創始人之壹的孔子的編輯或修改。
儒家本有六經,即《詩經》,《尚書》,《儀禮》,《樂經》,《春秋》,《周易》。秦始皇“焚書坑儒”,據說經秦火壹炬,《樂經》從此失傳,東漢在此基礎上加上《論語》、《孝經》,***七經;到唐時,《春秋》分為“三傳”,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禮經》分為“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再增補《爾雅》構成十二經。
宋時加《孟子》,後有宋刻《十三經註疏》傳世。“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為“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
後來的五經是指:《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