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曲藝的曲種包括傳統的清音、揚琴、金錢板、竹琴、相書、評書、車燈、荷葉、盤子、花鼓、連廂、善書、諧劇、方言相聲、快板書等,同時也包括南坪彈唱、格薩爾仲、折嘎、月琴彈唱等具有鮮明民族民間特色的曲藝形式。
四川揚(洋)琴
清朝乾隆年間成都、重慶等地便開始流傳,因演唱時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而得名,素有“坐地傳情”之稱。四川揚琴吸收了川劇和清音之長,通過唱和道白,將敘事、抒情與戲劇融為壹體,有層次地表現戲劇情節。清末洋琴演唱多為3人,後壹般為5人,分生、旦、凈、末、醜5種角色,分別操作揚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邊伴奏邊說唱。?
四川竹琴又稱為道琴(情),初為道士勸善說道的古老藝術,以竹筒鼓、簡板和碰鈴伴奏演唱,民國初年始稱為竹琴。壹般由壹位藝人自打自唱,也有四五人壹組坐唱的。竹琴在四川各地廣為流行,1914年間,梁平、江北二縣還舉行過兩次“竹琴大會”,各地行家雲集獻藝,轟動壹時。
四川相書
又稱“隔壁戲”。演出時,設壹頂高約1?6至2?3米,寬約0?8米的帳子,由壹個藝人置身帳中,用口技和折扇、銅鈴、蓮花落等道具摹擬各種聲音,描繪環境,並壹人扮若幹個角色,相互對話,展開故事情節。觀眾隔帳聆聽,如臨其境。其表演節目頗為幽默人稱“滑稽相書,話中有話”。?
四川清音
也稱為“唱小曲”、“唱琵琶”或“唱月琴”,在清朝乾隆年間由民歌小調發展而成,演唱者多為壹人,左手打板、右手擊竹鼓而歌。主要伴奏樂器為月琴,伴奏者有時也答腔幾句。
四川金錢板
又稱金劍板、三才板,多系單人演唱,以唱為主。其道具僅三塊竹板,講究打板技巧,既要打出千軍萬馬之雄壯,又要打出清風流水之委婉。
四川評書
是以說為主的,明代以後流行四川各地,藝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帖子等道具,以語言吸引聽眾,並有壹些表演動作。其表演地點多為茶館,聽眾可以邊品茗邊聽書。
四川荷葉
系說唱兼備的藝術,藝人手持擅板(天橋)、銅釵(蘇交)進行表演。因銅釵形似荷葉而得名。
四川盤子
系從清音和民歌中發展而來,藝人手持竹簽、瓷盤(碟子)敲打節奏,邊唱邊舞,曲調優美,形式活潑。
四川花鼓
壹般以兩人為壹棚進行表演,壹人主唱,壹人伴奏相和,道具僅為小鑼、小鼓。其獨特之處為拋棒(刀)擊鼓,類似雜耍丟刀。
諧劇
民國時期產生的壹種新曲藝,由王永梭於1939年首創。其特點為用話劇手法,壹人表演,詼諧幽默,被譽稱為“壹人上場,滿臺生輝”。
建國以後,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揚琴、清音、金錢板、蓮花落(快板書)、評書、諧劇等四川曲藝有所發展和創新,在國內外都很有影響。各地還將這些曲藝搬上舞臺進行表演,並日益受到人們的喜愛。中央電視臺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中,諧劇便是深受人們歡迎的節目之壹。
/view/15506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