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現有商業銀行經營思路不能滿足客戶價值訴求。
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目標客戶類型發生了改變,客戶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模式不同,其價值訴求也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使得商業銀行傳統的價值創造和價值實現方式被徹底顛覆。客戶主要是追求多樣化、差異化和個性化服務的中小企業客戶及年輕消費者,方便、快捷、參與和體驗是客戶的基本訴求。而目前商業銀行沒有針對客戶多樣化的趨勢進行業務調整,很難適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商業銀行應該從封閉轉向開放,從以往的完全被動徹底轉向主動,從以前客戶從不參與銀行的業務處理過程到讓客戶參與這個過程,並且把整個銀行的業務、金融服務有機地跟用戶的需求結合起來。只有真正實現業務架構調整,才能充分發揮互聯網金融的作用。
(二)商業銀行支付功能邊緣化。
互聯網金融下的支付方式是以移動支付為基礎,通過移動通信設備、無線通信技術來轉移貨幣價值以清償債權債務關系,網絡支付、預付卡、POS機終端等新興支付手段層出不窮。但是傳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不願放低姿態保持與終端客戶的直接接觸,也就導致了第三方支付機構的蓬勃發展。第三方支付的業務範圍已經涵蓋移動電話與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支付、貨幣匯兌、預付卡發行受理、互聯網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等。如今第三方支付組織已將手伸向了銀行的核心業務,且在電子支付領域奠定了優勢地位。商業銀行陳舊的思維方式制約了其在支付領域的發展,商業銀行的支付中介功能邊緣化,其中間業務受到替代。
(三)適應互聯網金融發展需要的人才不足。
互聯網金融為客戶提供的產品與服務是在數據分析上的模塊化資產組合,以往傳統商業銀行為客戶提供的那種基於密集知識和復雜技術的金融產品的優勢被削弱了。在傳統金融業中,穩健和循規蹈矩是行業文化,遵守習慣和流程是基本要求,長期在傳統模式下工作的管理人員缺乏面向未來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互聯網金融機構的競爭基礎是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和數據處理技術,需求響應、期限匹配、風險定價與管理等業務流程被大大簡化,系統開發要從原來的長周期轉向短周期叠代模式,IT人員重要性逐漸提高。互聯網金融不但需要熟悉金融業務、熟悉新技術運用的人才對數據進行分析,更需要具有創新能力、能夠打破傳統運行程序與模式的人才。對於目前我國金融業工作人員的整體結構來說,全面提高互聯網環境下的工作水平是壹個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