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如何讓孩子正確的了解植物和大自然,對孩子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教育孩子成長的壹部分。引導孩子認識自然這件事和家長自身的行為習慣,興趣愛好,認知模式有關。?
科普圖書是非常好的選擇,但是非常不建議看到什麽就買什麽,因為科普書籍本身質量參差不齊,有些書裏面會有非常多的疏漏。同時,強烈建議家長和孩子壹起學習,不壹定真的去花很多時間,但是以壹個成年人的學習能力,應當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更加系統地理解某方面的知識。要盡可能和孩子保持壹種亦師亦友的關系,如果孩子發現自己喜歡的好多東西可以和您探討,壹定會覺得非常開心。走入自然,給孩子創造足夠多的自然時間,戶外時間家裏的花草和動物再多,不及大自然的百分之壹。所以孩子需要走入自然去尋找動物植,了解動植物的原生狀態,還有它們之間的關系。最簡單的方法是樓下花園遛彎,再者就是去公園,社區公園,郊野公園,森林公園等等,僅僅北京就幾十家森林公園,很多公園少有人知,壹搜大把。但首先是妳要喜歡自然,走入自然,孩子才能做到。
給孩子發現自然的工具,締結他和自然的關系。孩子從小就可以看繪本,很多自然繪本,我兒子最喜歡松岡達英的自然繪本《和爸爸壹起去海邊 》、《和爸爸壹起去森林》、《駕駛機器人環遊世界》、《雨蛙老師的趣味自然課》、《自然圖鑒》則最喜歡蘑菇和海濱那兩本,大約看了有100遍,我已倒背如流。他的書細節多,科普性強,缺點是往往壹本就真的講到口幹舌燥。
如果孩子對大自然很感興趣,不如帶她出去走走,也可以觀察孩子對動植物的興趣,引導培養,壹起發現,引發持續興趣。孩子會對植物、小動物感興趣,這是必然。家長不要打壓,太臟了別摸,會咬人別碰,太涼了別把手伸進去。讓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去感知,摸摸苔蘚、摸摸蘑菇、摸摸花朵,蹲下用半小時看看螞蟻,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