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屈詁》之經學闡釋

《屈詁》之經學闡釋

錢澄之《屈詁》中蘊含之經學思想,在於三個方面:

壹,為臣之道

“為臣之道”是儒家奉行的以臣事君之道,孔子曾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之禮,臣事君以忠。”具體闡釋了為臣之道。

錢澄之《莊屈合詁自序》,借莊子述孔子之言,曰“臣之事君,義也,無所逃於天地間。”又曰“臣子之事,其以義、命自處也。”

錢氏在《屈詁》中,主要結合《離騷》闡釋者為臣之道,如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女之遲暮”句後,詁曰:“美人,自況為是。臣之於君,猶女之於夫。故《坤》曰:‘地道也,臣道也,妻道也。’”

在《離騷》總詁中說:“巫鹹之言,猶是人臣守正之道,原之本誌也。”守正,即恪守正道。

二,憂在進賢

“憂在進賢”是《毛詩》經學闡釋的意義。得賢為邦家立太平之基,君子以得賢進賢用賢為樂。

錢氏《屈詁》闡釋了進賢是臣子固有之責,如“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錢氏詁曰:“從上所稱蘭芷,言己之懷芳以為德也。此則廣集眾芳,以人事君之義也。屈原序其譜屬,率其賢良,以厲國士,固有進賢之職。”

屈子餐花飲露,結茝紉蕙,為高潔之行,錢氏闡釋為“廣樹人才,以供國用”。由於黨人讒毀,賢人終難進用。

三,思得淑女

思得淑女亦是《毛詩》經學闡釋之顯著意義。以《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雞鳴》思賢妃以警君王。

屈子兩番“求女”,錢氏闡釋為“求賢妃”以為內助,以易嬖妾,然終不成功,屈子美政理想因之破滅。

錢澄之以“經學篤實”身份,以《詩經》闡發《楚辭》之意旨,以《離騷》寓其“幽憂”之情懷,使《楚辭》染上濃厚之經學色彩,對清代《楚辭》經學研究產生了深刻影響和巨大推動作用。

  • 上一篇:如何建立壹支優秀的銷售團隊
  • 下一篇:婚禮策劃的步驟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