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孔融讓梨
孔融,魯(今山東曲阜)人,東漢末年著名文學家,建安七子之壹。他的文學創作受到魏文帝曹丕的高度贊揚。據史書記載,孔融年輕時不僅非常聰明,而且是註重手足之情、互助友愛之禮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經常和哥哥壹起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最小的梨。有壹次,父親看到了,問:“妳為什麽總是拿小的,不拿大的?”孔融說:我是弟弟,我最小。我應該吃小的,讓我弟弟吃大的!。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了兄弟姐妹之間互相禮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讓全家人都很驚訝。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流傳千年,成為團結友愛的典範。
第二,躺在冰上吃鯉魚
王翔,瑯琊人,早年喪母。繼母朱多次在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讓他失去了父愛。他的繼母生病了,他脫去衣服去服侍他。他的繼母想吃活鯉魚。天寒地凍,他解開衣服,躺在冰上。突然,冰融化了,跳出兩條鯉魚。吃過之後,她後媽恢復了。王湘隱居了二十多年,後來她被勒令從文縣縣。
第三,孟母打破了編織。
孟子小的時候,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編織絲綢。當她看到他回來時,她問:“妳的學習怎麽樣?”孟子漫不經心地說:“就像過去壹樣。”當孟母看到他不在乎時,他非常生氣。現在他用剪刀剪織布。孟子見此情景,嚇得問母親為什麽要這樣做。
孟母說:妳荒廢了學業,就像我剪斷了這根線。有德之人讀書是為了樹立名聲,多問問題增長見識,所以平時可以平和,做事可以避禍。現在,如果他們荒廢了學業,必然會去做苦力,去避禍,這和靠織布為生是不壹樣的。
如果半途而廢,不去做,怎麽能讓老公和兒子有衣穿,長期不缺糧?如果壹個女人疏於生產家裏需要的必需品,壹個男人放松了修養和德行,那麽這個家庭就只能做奴工,而不是強盜和小偷。
孟子聽後大驚。從此,他從早到晚勤奮學習,從不懈怠。最後,他成了壹個被世界各地的大學都問過的人。後世有德行的人都認為孟母懂得母性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