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左權小戲的傳承與保護

左權小戲的傳承與保護

清末左權小花戲吸收了大量的民間曲調,並加入了簡單的故事情節。人物也從最初的第三人稱發展到生活、丹、醜等不同職業的第壹人稱形態,逐漸發展成為壹種載歌載舞的地方戲。表演的節目包括賣平板食物、放風箏、看燈、鏟蔬菜和打櫻桃。

抗日戰爭時期,左權縣是敵後根據地。抗日革命政府用這種文藝形式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抗日。它利用、改革和完善了左權小花戲,並將這種固定的文學活動形式命名為“左權小花戲”,真正開始成為壹種比較完整的舞臺戲曲形式。他創作演出了反映當時鬥爭生活的小戲,如送我弟參軍、保衛黃煙洞、放牛、上冬校、回娘家、四季生產等,成為教育人民、鼓舞士氣、打擊敵人的有力武器。

1954年,花藝藝術家子、王蓮子表演的傳統花戲《賣扁食》參加了首屆全國民間文藝匯演,受到好評。

1958年6月,左權縣成立了“左權縣紅旗歌舞團”,上演了許多豐富多彩的劇目。

1996年,左權縣成立小花戲藝術團。

2006年,左權縣先後成立了左權民歌小花戲研究會和左權民歌小花戲保護中心;組織傳承人通過“傳、幫、取”重新編排打秋纖、插秧、放風箏、摘花椒、做軍鞋等優秀傳統小花戲;繼承並創新舉辦了“文化活動月”、“社火節”、左權民歌演唱、城鄉文藝精品節目演出、“火盤”民俗活動等群眾廣泛參與的文化活動。三年壹屆的左權民歌小花戲大獎賽已連續舉辦三屆;出版發行了《桃花紅杏白詩集》、《石占明專輯》、《季愛芳專輯》等光盤。

2006年6月,經國務院批準,文化部公布,《花腔》11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的頂級音樂門類。

2008年,該縣全面實施左權民歌和小花戲進課堂工程。7年來,印制並向全縣中小學免費發放了6.3萬多冊左權民歌、小花戲鄉土教材,惠及6萬多名中小學生。

2008年,左權小花戲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4,165438+10月,左權小花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 上一篇:鄭板橋閱讀全文翻譯
  • 下一篇:除夕代表著全年的團圓。妳的家鄉有什麽特別的過年菜?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