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6世紀歐洲的社會發展特征是封建社會逐漸瓦解,資本主義漸漸興起,以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民族國家的崛起為標誌,歐洲進入近代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有表現有:
1,政治方面
在大部分歐洲地區封建社會、農奴制以及羅馬天主教會的權威的衰落與最終消失。這壹時期也包括了新教改革、災難性的三十年戰爭、歐洲對美洲殖民和歐洲獵殺女巫活動。
2 ,經濟方面
資本主義經濟從意大利北部諸***和政體如熱那亞等開始萌芽發展。近代也見證了重商主義經濟理論的發展及占據主導。
3,文化方面
掀起了文藝復興運動和宗教改革運動,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解除精神枷鎖。同時科學的重要性上升,技術進步突飛猛進。
擴展資料
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是指發生在14世紀到16世紀的壹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要求的歐洲思想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的概念在14-16世紀時已被意大利的人文主義作家和學者所使用。當時的人們認為,文藝在希臘、羅馬古典時代曾高度繁榮,但在中世紀“黑暗時代”卻衰敗湮沒,直到14世紀後才獲得“再生”與“復興”,因此稱為“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最先在意大利各城市興起,以後擴展到西歐各國,於16世紀達到頂峰,帶來壹段科學與藝術革命時期,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被認為是中古時代和近代的分界。文藝復興是西歐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運動)之壹。
11世紀後,隨著經濟的復蘇與發展、城市的興起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改變了以往對現實生活的悲觀絕望態度,開始追求世俗人生的樂趣,而這些傾向是與天主教的主張相違背的。在14世紀城市經濟繁榮的意大利,最先出現了對天主教文化的反抗。
當時意大利的市民和世俗知識分子,壹方面極度厭惡天主教的神權地位及其虛偽的禁欲主義,另壹方面由於沒有成熟的文化體系取代天主教文化,於是他們借助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文化主張。因此,文藝復興著重表明了新文化以古典為師的壹面,而並非單純的古典復興,實際上是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
百度百科-文藝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