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兒童觀。
(1)在教育孩子的活動中,從領導到老師,首先要樹立孩子是“人”的觀念,學會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朋友。
(2)尊重孩子的人格尊嚴和個性差異,相信孩子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幼兒雖小,但也有豐富的情感,是真實的人。
3.教育的概念。
(1)在教育過程中,孩子是主體,是我們活動的主角。
(2)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認識到幼兒教育不等於幼兒的JLN教育,幼兒的發展需要社會、家庭和幼兒園的力量。
(3)傳統課程觀包括語文、計算、音樂、美術、常識、體育六個學科,而現代課程觀不僅包括六個學科、五個領域,還包括影響兒童發展的所有因素(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情感需要、個性發展等。).
4.人才觀。
(1)傳統的人才觀認為,專家、學者、研究生、博士是人才,普通勞動者是庸才。狹隘的人才觀使得我們傳統的幼兒園教育以培養少數精英、服務少數人為目標。
(2)壹個幼兒園,壹個小學,壹個中學,壹個大學,壹切都只是為了考試,上大學,進小學要考什麽知識,教學的重點是什麽。重教育輕保險,重上課輕遊戲,忽略了幼兒園是集保險和教育於壹體的教育機構。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
(3)現代人才觀認為,學者、博士、研究生都是人才,在各行各業發揮重要作用的大量勞動者都是人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和特長,發揮特長才是人才的真正使用。
(4)每個孩子都是壹棵即將成長的樹。樹和樹不壹樣:各有特長,各有所長。關鍵是看我們的莊稼人如何發揮它的特長,使它成為人才。這就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全面發展,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