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具有“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但作為民間商住功能的建築形式,商家往往采用“洋氣店面”,壹方面迎合顧客的崇洋心理,壹方面標新立異。它的設計者和建造者大多不是專業建築師,而是普通工匠,面對西方建築。
除了吸收壹些結構方式和布局方式,他們看到更多的是裝飾。工匠們憑著豐富的實踐經驗,按照自己的理解“模仿”,采取“拿來主義”的放任態度。這種對西方建築的創造性模仿和大膽改進,形成了廣州騎樓生動鮮明的建築風格。
關於廣州騎樓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說法。壹種是騎樓是越族先民“幹欄”建築的遺風,是根據嶺南地區濕熱的氣候和商業運作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另壹種觀點認為,騎樓是廣東人結合西方建築和嶺南建築的產物。
甚至有人認為“廣州十三行”的商業建築可以說是現代騎樓建築的雛形,廣州是中國現代騎樓的發源地。“騎樓”作為正式名稱,最早出現在1912年國民政府頒布的《取締建築物條例及實施細則》第十四、十五條。
1918,廣州成立市級辦公室。20世紀二三十年代,廣州的商業騎樓已具相當規模和特色,騎樓風格在繁華商業區逐漸形成,如永漢路(今北京路)、太平南(今人民南)、艾慧路(今中山四路)、常棣等。
建國至70年代,廣州城市建設發展緩慢,城市基本維持舊格局,商業發展受到嚴重限制,騎樓建設大幅減少。這壹時期建造的騎樓主要有月華路和豪賢路。
這壹時期的騎樓建築在體量、風格、街道功能等方面與上世紀二四十年代明顯不同:沿街建築多為居民樓,壹樓為商鋪,商業功能較弱,服務範圍僅限於街坊;
建築多為7-9層(22-30米),街道空間較為狹窄壓抑;建築保留了騎樓的形式,但用現代主義建築風格取代了傳統的“洋氣店面”。門面基本不加修飾,沿街建築整齊劃壹,街景相對簡單。
從70年代末開始,廣州經濟快速發展,城市不斷擴大,車流量大增。老城區面臨著大規模的舊城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壹時期,廣州基本沒有新建完整的騎樓,而是在對部分原有騎樓進行改造時,拆除了舊騎樓,新建了壹座騎樓。
然而,由於整條街沒有完全改造,在壹些路段,如萬福路,大南路,金龍路和常棣路,新舊騎樓交錯並列。此外,老城區道路拓寬改造也對部分騎樓造成了破壞,如人民路高架橋施工對人民中路、人民南路風貌的影響;
解放路、中山路拓寬,人民橋、內環路建設,拆除了解放路、中山五路、中山六路、623路、鴻福路等傳統騎樓街。
結論有些貶義,但也部分是因為這個因素,才成就了中國特色的西式建築。我們吸收了帶有西方元素的建築風格,建造了自己的中國建築,這就是廣州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