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美德 - 火災事故如何保護自己?

火災事故如何保護自己?

1.防火的三項基本措施:控制可燃物、隔離助燃物、消除火源。

可燃物控制:采用局部排風或全面通風;用阻燃或不燃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材料等。

助燃材料的隔離:可燃氣體、液體和固體不與空氣、氧氣或其他氧化劑等助燃材料接觸。

消除火源:嚴格控制明火和電氣火災,防止靜電和雷擊引起的火災。

2.滅火的四種基本方法:冷卻法、窒息法、隔離法和抑制法。

冷卻方法:采取措施將燃燒產物的溫度降低到燃點以下,從而停止燃燒。

窒息法:阻止空氣進入,降低氧氣濃度,使燃燒物質切斷氧氣燃燒而熄滅。

隔離方法:用難燃或不燃物覆蓋受火災威脅的可燃物質。

抑制方法:使滅火劑參與燃燒反應,使燃燒過程中產生的自由基消失,形成穩定的分子或低活性自由基,從而停止燃燒反應。

擴展數據

火源是火災的發源地,是燃燒爆炸的直接原因。常見的火源如下:

(1)人們每天點的各種明火是最常見的火源,使用時壹定要控制好。

(2)企業和各行各業使用的電氣設備,在自然界中由於超負荷運行、短路、接觸不良、雷擊、靜電火花等原因,都會使可燃氣體和可燃物質燃燒,因此在使用中必須做到安全防護。

(3)爐膛或煙道附近的幹燥木材、木材和木制品,高溫蒸汽管道上緊密聚集的可燃粉塵和纖維;紙張、衣服等。此外,如果烘烤時間過長,大功率燈泡會燃燒。

(4)在烹飪和烘烤過程中,如果溫度控制不好或自動控制失靈,就會著火,甚至引起火災。

(5)油炸食品或其他物質,堆放不散熱,或袋裝,也聚熱起火,壹定要註意散熱。

(6)企業熱處理後的工件應堆放在有油汙的地面上,或易燃物品(如木材)旁邊,容易引起火災,應堆放在安全的地方。

(7)在無明火、無熱源的情況下,褐煤、濕稭稈、麥稭、棉花、油菜籽、豆餅、棉紗、手套、衣服、鋸末、金屬屑、拋光粉塵、設備長時間壹起擦拭的篷布等本身會產生熱量,在條件具備時可能會引起自燃,秦英將補充處理。

(8)不同性質的物質相遇時,有時會引起自燃。如果油與氧氣接觸,會發生強烈的化學反應,引起燃燒。

(9)摩擦和沖擊。比如鐵和水泥碰撞會產生火花,碰到易燃物會引起火災。

(10)絕熱壓縮和化學熱反應可引起溫度升高,使可燃物質加入到燃點。

百度百科-自我保護

百度百科-火

  • 上一篇:誠品南通網絡科技召回是真的嗎?
  • 下一篇:成都大運會B&B酒店推薦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