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正確性評估。
這是評價最基本的要求。備課時,教師只有查閱大量資料,研究教材,分析學生,才能引導學生的發言正確或全面。
2.提倡激勵評價。
法國教育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是傳授技能,而是啟發、喚醒和鼓舞。”可見,每個學生都需要老師的鼓勵。激勵性評價就像壹股強勁的風帆,是學生前進的動力。在課堂上,我總是對敢於發言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那些有獨到見解,甚至敢於質疑老師觀點的學生。對於膽小內向的同學,當他們舉手的時候,我總是給他們先回答的機會。起初,這些學生可能會因過度緊張而不知所措,或說話斷斷續續,或答非所問,但如果老師能給他壹個鼓舞人心的眼神,點頭微笑,摸摸他的頭,拍拍他的手以表達他的喜悅,或向他豎起大拇指,就會給學生很大的鼓勵。
3.註意延遲評估。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壹種現象:為了充分調動每壹個學生的積極性,教師總是會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及時的點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即時評價確實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說話的動力。而教師的權威評價往往是“定論”和“最終決定”,容易挫傷學生深入探究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對學習的依賴,學生願意做聽眾和觀眾。延遲評價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立即對學生正在討論的問題給予肯定或否定的評價,而是和普通學生壹起參與討論,鼓勵他們暢所欲言,讓他們展開、分析、論證。
4.堅持多元化評價。
新課程標準指出“評價的實施要註重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的結合。”多元評價方式將取代傳統的單壹評價方式,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在教學中,要組織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自評和互評。對待學生的學習,不僅要看是否掌握,更要看努力程度、學習態度、使用的方法、堅持不懈的耐心乃至永不放棄的勇氣。
5.無聲語言的評價是壹個補充。
在課堂上,教師不僅要善於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而且要經常使用無聲的鼓勵,即使用肢體語言來評價學生。比如,當學生在積極思考時,摸摸他的頭,當學生有獨特的見解時,老師給他壹個贊賞的眼神。在課堂上,老師的熱情、飽滿的精神、豐富的情感,壹個微笑、壹個眼神、壹個擁抱、壹個豎起大拇指的表揚、壹個拍拍肩膀、握手致謝,都是評價。它就像壹朵花的痕跡和壹股清泉。這種評價簡單、直接、有效。雖然沒有尺度,也無法記錄,但是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誰能說不是評價?此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還可以巧妙運用有形鼓勵,即利用符號鼓勵學生對其進行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上進心和榮譽感。學習小組合作討論時,全組同學合理分工,共同學習,表現好的時候,我會給這組同學壹個“合作章”,鼓勵先進鞭策落後,激發學生自主參與的積極性。總之,評價是壹門藝術,藝術化的評價能讓孩子在評價中和諧發展,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