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夫妻團聚、情人相會
民間故事稱,天上的織女來到人間洗浴,牛郎聽從神牛的話,偷走織女的衣服,織女遂與牛郎成婚。
但是,織女與牛郎的婚姻,受到織女母親(王母娘娘)或父親(天父,苗族傳說)的反對,牛郎織女小夫妻被分隔在天河(天漢、銀河)兩側,每年只有在七夕這壹夜,織女與牛郎才能相會,屆時有喜鵲聚集在天河上架成鵲橋。
2 、乞巧
南朝學者梁宗懍《荊楚歲時記》雲:“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彩縷,穿七孔針,或以金銀瑜石為針,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3 、炎黃兩族通婚的故事
我國民間長期流傳的牛郎與織女通婚而受到懲罰的故事,記錄的是炎帝族的鼓部落與黃帝族的緣婦部落的青年男女,突破雙方敵對情緒和母系社會的習俗,大膽相愛、成家立業的社會變革。
事實上,炎帝族與黃帝族從戰爭走向融合,中華民族的形成,均得益於炎帝族和黃帝族青年男女的愛情追求和相互通婚。
因此,七夕既是夫妻團聚節、情人節,也是中華民族形成的紀念日,象征著中華民族大家庭56個民族的團結。
‘七夕節’象征的夫妻團聚、家人重逢,‘中國情人節’融入了濃濃的親情,更像是為老夫老妻之間準備的情人節。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七夕節算是最浪漫的壹個了。牛郎織女天河相會的傳說流傳千年不衰,給這個節日增添了濃濃的愛情味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將唐玄宗和楊玉環比作牛郎織女,而留下了這***誓白頭到老的千古絕唱。北宋詞人秦觀也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素材寫過壹首《鵲橋仙》,也留下了壹句蕩人回腸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七夕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但傳統活動大都在鄉村進行,如祈禱祭拜、穿針引線,難以讓城市人接受,且缺少活動載體,如果讓七夕節得到更好的傳承,必須對節日內涵進行挖掘和創新,使之既符合年輕人的口味,又區別於西方的玫瑰、巧克力,真正具有中國傳統特色。
日本和韓國也有“七夕節”,它們都源自中國。在這兩個國家,“七夕節”都保留了中國古代“乞巧”的傳統,值得我們借鑒。隨著時代的發展,七夕本身也在發展,它的內涵、外延也在變化。
其實,七夕不必在乎形式,情感上的交流更重要,如今,七夕節在我國越來越得到廣大青年的認同,盡管形式已發生變化,我們更應註重它所傳達的精神意義和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