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中各種動作、手勢、表情的要求會隨著文化背景的不同而不同。能否在跨文化交際中正確識別行為準則,恰當運用國際商務禮儀,是保證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
壹項研究表明,言語交際所傳達的信息只占35%,而非言語交際所傳達的信息卻高達65%。而行為是非語言交際的主要方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商務交往時,同樣的手勢和姿勢,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由於雙方行為規範的差異,可能會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含義。
壹個無意的手勢可能會引起他人的憤怒,因為在另壹種文化中,這可能會被視為不合理或挑釁。
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
文化差異往往使對文化不敏感的人把自己的文化模式套用到另壹個國家、另壹種文化中,導致商務活動中的各種挫折,對國際商務交流活動產生了潛在的障礙和深遠的影響。
1.商務談判前的問候也反映了文化差異。
中國的商人第壹次見面時,會熱情地給客人敬茶和咖啡。西方人不太在意這些東西。見面打招呼後,他們握手,結束,直奔主題。打印好的合同在我的口袋裏,就等著談判和簽字了。簽署談判合同是他們的唯壹目的。
在兩種不同的文化差異下,急於進入談判主題的西方人所表現出來的無奈和焦慮,往往被中方誤認為缺乏誠意。至於西方人早已準備好的合同,在中國商人眼裏,代表著西方人的傲慢。
2.談判方式的差異也很明顯。
東方文化屬於典型的集體主義文化,西方文化屬於典型的個人主義文化。
美國談判代表往往掌握實權,可以在授權範圍內做出決定。個人責任在美國被視為壹種美德,是進步的表現。
但在談判前、談判中、談判後,中國或日本的談判團隊通常會反復交換意見,以協調整個團隊的行動,有時還需要向上級請示。決策往往是集體協商的結果,要盡量避免主張。
3.談談判語言的使用。
西方人盡量言簡意賅,表達清楚是非,談判時愛爭論,語言對抗性強。他們認為爭論是表達個人意見的權利,也有利於解決問題,不會影響人際關系。
另壹方面,中國人主張和平是最重要的。為了挽回雙方的面子,他們經常使用間接語言和模糊語言。即使不同意對方的意見,也會委婉含糊,很少直接拒絕或反駁,盡量避免談判摩擦,以追求長久的友誼與合作。